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揽芳华第3节(1 / 2)





  她摘下帷帽扔去一边:“当然是追上去。”

  “追、追上去?”

  “对,保持一定距离,跟在他们后面。”

  “好嘞。”

  阿袖已是心如死灰,冯嘉幼握了握她的手:“没事的,他们牵的是茶楼送货的马车,这马车跑不快,城南到城北还有起码两刻钟的路程。”

  话音刚落,马车倏然一个急停。

  冯嘉幼扶住车窗勉强稳住,从被风掀起的窗帘一角,瞧见一匹枣红色骏马停在窗外。

  是裴砚昭独自杀了回来,隔着窗帘问道:“冯小姐为何跟着我们?”

  冯嘉幼啧了一声:“大人还怕民女劫囚不成?”

  裴砚昭:“看不懂问问罢了。”

  逼问的态度。

  “我不过是想送隋瑛一程。”冯嘉幼甩着窗帘垂下的络子玩儿,“谁不知道一旦进了你们的黑牢,活着出来的没几个,侥幸出来,多半也会缺胳膊少腿的。”

  她语气讥讽,私底下没有伪装的必要,对他和善,他反而会得寸进尺。

  “你是在等大理寺吧。”听出她隐含的气怒,裴砚昭竟笑起来,“顺天府和刑部好歹还能与我们周旋一二,大理寺?如今的大理寺,早已不是你爷爷手底下的大理寺了。”

  可不是么,这话冯嘉幼无法反驳,甚至有些感伤。

  自从爷爷去世,几年来大理寺卿的位置因为党争换了好几个人,现如今从上至下一片乱糟糟的。

  倘若爷爷泉下有知,想必十分难过。

  冯嘉幼定了定神,见载着隋瑛的马车并未放缓速度,拖着他并无用处,便撩开车窗帘,露出因久病而略显苍白憔悴的脸,清甜笑道:“俗话说得好,烂船也有三斤钉,还请大人莫要掉以轻心,以免稍后难堪,民女可跟在您后面盯着呢。”

  “行,你想跟就跟。”裴砚昭见她笑脸便移开了目光,仿佛嫌恶心一般。扯了扯缰绳,马头调转方向,“我也正想瞧一瞧,大理寺里还有多少人这般惦念着冯阁老的旧情,敢为了你得罪我们。”

  说完喝了一声“驾!”,猛夹马腹,扬长离去。

  笑容消失,冯嘉幼忍不住齿冷,方才他那话带有几分锐利的杀气,她仿佛窥见一支搭在弦上的箭,随时准备射向猎物。

  这么些年了,裴砚昭还是满心怨恨。

  恨她爷爷也恨她。

  说起他们之间的渊源,荒诞中不免带着几分可笑。

  冯嘉佑年幼时,冯阁老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身体大不如从前,开始盘算起孙女的未来。

  儿子始终下落不明,儿媳常年古佛青灯,小孙女除他之外再无倚仗。

  还有冯家的产业,不多但也不薄,全部落入旁支手中,始终是有些不甘心的。

  就想给冯嘉幼招个入赘的夫郎。

  冯阁老耗费不少心神,终于物色到一个绝佳的好苗子,带在身边悉心栽培,亲自教养。

  正是年仅七岁的裴砚昭。

  当年他还不叫这名儿,他叫沈云昭。

  冯嘉幼只当他是爷爷为自己挑选的玩伴儿,某次听见府内仆人偷偷提起“童养夫”之类的词,她不懂,去问爷爷。

  爷爷笑着说就是一辈子陪她玩儿的人,问她喜欢吗。

  她拍着手说喜欢,沈哥哥长得好看,能文能武,又对她千好万好,岂会不喜欢。

  然而却只陪伴了六年,某一天,十三岁的沈云昭被人接走,连声再见都没留下,冯嘉幼为此伤心好些日子。

  没两年爷爷下朝归家,半道车马受惊,摔了一跤,原本就耗损过度的身体彻底垮了。

  临终前叮嘱冯嘉幼,今后见到沈云昭必须装作不认识,有关他的一切全都要烂在肚子里,不可向任何人提及。

  还感叹,自己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看错了沈云昭的父亲沈邱。

  不错,正是现任玄影司指挥使。当时的沈邱还只是京畿营中一名不入流的武官,不知从哪里听说冯阁老正在为孙女挑选入赘女婿,主动将长子送上门,只为换得一个调任的机会。

  冯阁老心中瞧不起他这等卖子求荣之徒,却实在喜欢沈云昭,又认为此子跟着这种父亲今后成长堪忧,便选中了他。

  却没料到,沈邱在调任之后一路官运亨通,位置越爬越高。

  等权势足以压倒冯阁老,沈邱立即将沈云昭讨要回去。

  但这个曾经“入赘”过的长子,似乎成为了沈邱的耻辱柱,代表着他从前的落魄与屈辱。

  也怕有谁认出沈云昭曾在冯府待过,为他改名裴砚昭,对外宣称为义子,收入玄影司。

  冯嘉幼猜,裴砚昭应是将那段“童养夫”的日子视为人生污点,本就是寄人篱下委曲求全,没想到脱离冯府之后,未曾得到补偿,反被沈邱苛待,因此恨上了她爷爷,更将这一切都归咎在她身上。

  一开始,她始终记得爷爷的叮嘱,在京中见到裴砚昭只当陌生人,裴砚昭亦然。

  但她心中仍是惦念着他的,也自作多情的以为裴砚昭同样惦念她。

  即使在他的“关照”下,冯家的铺子和良田缩水一半,险些连宅子都没保住,她还坚定的认为他定有难言之隐,妄想着拉他一把。

  直到她及笄那天,去城外静慈庵看望母亲,回来的路上,裴砚昭竟将她从官道掳走,绑了起来,扔进附近一个小山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