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不想死(快穿)第65节(1 / 2)





  无为道长目光一闪,向皇帝行礼。

  心急如焚的皇帝急忙道:“道长,你快来给朕看看,朕的脸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夜之间,朕竟然生了这么多疮,这群废物连个原因都说不出来。”

  无为道长上前,道了一声得罪,上手触摸,若有所思。

  “道长?”皇帝着急。

  无为道长:“容贫道观一观两位娘娘。”

  皇帝说可。

  面对姜海棠和宁妃,无为道长当然不会上手摸,只是不近不远地观察,眉头越皱越紧,其间凝重是个人都看得出来。

  大殿之内,众人大气不都不敢出。

  皇帝急不可待:“道长,这到底是什么回事?”

  “陛下,这是鬼疮。”无为道长沉沉一叹。

  皇帝大惊:“何为鬼疮?”

  一听鬼,姜海棠眉心重重一跳,不祥之感笼罩全身。

  无为道长:“鬼疮乃含恨而死之人的怨气所化。”

  姜海棠耳畔轰鸣,遍体生寒,已经察觉到好些人瞬间把目光投向她。

  宁妃亦是心头狂跳,手脚发寒。

  皇帝也想到了紫苏,冰冷目光射向姜海棠和宁妃。

  二人双双离席跪下。

  皇帝问无为道长:“道长说的是紫苏吗?这天地间真有鬼。”别看皇帝信道,他信的是无为道长手里能让他龙精虎猛的丹药。至于鬼神,他是不信的。

  姜海棠和宁妃齐齐望向无为道长,眼神暗含压力。

  无为道长看一眼将信将疑的皇帝,一晃拂尘:“等闲之人,一死百消,只那宫女死在坤宁宫,坤宁宫乃历代皇后寝殿,属阴,百年来又得皇后凤气滋养,非寻常之地。那宫女临死之际,又有真龙天子在场,因缘际会一缕怨气凝成瘴气,附于陛下贵妃和宁妃之身。”

  至于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是皇帝贤贵妃和宁妃,当然是他们三个联手逼死了紫苏。宁妃严刑拷打紫苏,贤贵妃过河拆桥,皇帝不信逼得紫苏不得不以死明志。都不用无为道长解释,大殿内的人自动在心里补充完整,一时之间,姜海棠成为众矢之的。

  “陛下明鉴,臣妾冤枉,分明是有人故意设计害臣妾。”姜海棠怎么能认下这罪名,要是皇帝信了无为道长的话,她就完了。

  宁妃悲啼:“陛下,你要为臣妾做主啊,臣妾审讯紫苏是为了还后宫一个清明,臣妾是被贤贵妃连累了。”

  皇帝眼神变幻如风,直视无为道长:“道长可有办法治鬼疮?”

  无为道长高深莫测地甩了下拂尘:“怨气消,鬼疮愈。”

  第73章 怒放的黑莲花9 当什子宠妃,她要当神……

  姜海棠和宁妃皇帝下了禁足令, 各自关在寝宫之内。只因为无为道长一句话,皇帝就处置一个贵妃一个妃,还都是育有子嗣的, 皇帝还没这么薄情寡恩或者说糊涂到听风就是雨的地步。

  对于无为道长说得怨气致疮,皇帝并不十分相信, 太扯了。皇帝更怀疑是有人暗中捣鬼,于是他命人彻查正阳宫、景仁宫以及承乾宫, 希望找到蛛丝马迹。

  同时皇帝勒令太医想办法治疮。一众太医头秃,不是他们不想治,治好了还能立功呢。而是实在不知道这疮因何而起,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连个方向都没有完全无处下手。私心里, 太医们巴不得是鬼疮, 怨气使然,自然就人力所不能及。皇帝也就不会迁怒他们。

  无为道长微不可见地弯了下嘴角, 他就是看太医们无能为力才敢这么说,到时候好不好他都有说法, 神鬼一道本就悬乎, 忽悠皇帝他驾轻就熟。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什么都不掺和, 可不掺和, 他哪有今天的地位。别人越是束手无策, 他越要应对有方,方能显出自己的本事来,才能让皇帝将他奉为上宾,利益和回报从来都是对等的。

  鬼疮一说不胫而走。

  姜归当然也知道了,这发展比她设想中还顺利,多亏了无为道长这个意外之喜。在她的计划里可没这牛鼻子老道士的戏份, 这老道士乍看仙风道骨,实则趋炎附势的小人,现阶段的她是难以收买这位国师的。

  在她原来的设想中,只要皇帝姜海棠以及宁妃的情形传开,自然有人联想到鬼疮上去,民间的确有鬼疮这一说。当然,都是以讹传讹的传说而已,皇帝他们脸上的疮是她趁机给这三个人下了药所致。

  满皇宫这么多人,肯定有人知道鬼疮的传说,没人知道,她就让他们知道。届时诸位嫔妃怎么可能放过这个铲除姜海棠和宁妃的天赐良机,定会往紫苏怨气难消这一点上引导。

  皇帝他们脸上的疮会越来越严重,溃烂化脓,奇痒难耐,生不如死,皇帝再是不舍得姜海棠和宁妃,也不可能越过自己的安危。待皇帝忍无可忍无计可施时,自然会尝试消怨气这一不是办法的办法。

  任姜海棠和宁妃护身符再多再是巧舌如簧,面对急于自保的皇帝,全都是虚的,不堪一击。

  这个道理,姜归想得明白,慈宁宫里闭宫礼佛的陈太后也明白,一旦皇帝的疮病无法痊愈,宁妃早晚有一天会被皇帝舍弃用来化解‘紫苏的怨气’。侄女危在旦夕,陈太后坐不住了,终于离开慈宁宫。

  亲眼见到长满疮的皇帝,陈太后吓了一大跳,那可是亲儿子又是下半辈子的指靠,陈太后心急如焚:“怎么如此严重,太医怎么说?”

  皇帝语气暴躁:“都是一群废物,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病症。”

  陈太后心头一凛,不可思议:“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太医都没见过?”

  “都说没见过,这群废物连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皇帝眼神阴郁,“他们都说这病来的莫名其妙,不是寻常病症。”

  陈太后心里一突,在这之前,她也怀疑是有人捣鬼,此刻却惊疑不定起来:“难道真是那个宫女怨气作祟?”

  皇帝静默了一瞬:“朕不知道,朕已经派人彻查。”

  攸关龙体,调查的人十分尽心尽责,宁枉勿纵。如此一来,后宫内人心惶惶,便是宫外头都听到了风声。

  姜府自然也听到了风声,这节骨眼上姜刘氏无法进宫,虽然知道这节骨眼上宫内戒备森严,可在爱女之心下还是冒险传讯给姜归,命她帮姜海棠解困。

  这一传就传出事情来了,私下传递消息的宫人被掌管宫务的三妃之一的德妃发现,德妃就报到了陈太后面前。宫内外传递消息这种事,都在做,但是属于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被抓到就是犯了宫规。

  因为姜海棠,陈太后连带着对姜归也没好气:“姜家以为后宫是她们自家的后花园吗?来人给哀家传芙嫔过来。”

  过来的姜归一身素衣,不施粉黛的面庞因为心思郁绕分外憔悴,陈太后微微一眯眼:“芙嫔,你为何这幅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