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节(2 / 2)


  一听她想走,立刻抬手握住她的手,道,“阿辞你好不容易进一次宫,急着走做什么,我这里有一个人还未来得及跟你介绍呢……说不得,还能通过她帮你找回你的家人!”

  说着,她抬起手来朝苏蝶衣招了招。

  苏蝶衣在宫里住了几日,对任太后的脾气说不上有八分了解也有三四分,见状立刻恭谨地上前,向太后行了一礼后,又转向楚辞,轻轻地叫了声“世子妃”。

  楚辞闻言,朝她看去。

  眼里是看陌生人的客气笑意,可心里却在想——小丫头莫非是受了高人指导,换套路了?一开口都不再巴巴地叫姐姐了……

  苏蝶衣从楚辞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意味,只好抿着嘴,讨巧的朝太后望去,含着融融的笑意,脆声道,“太后娘娘果然没有诓蝶儿,世子妃姐姐真的跟蝶儿有六七分相似呢!”

  “是啊!”任太后紧紧地握住了苏蝶衣的手,点头说着,顿顿,又看向楚辞,打趣道,“这光看你们两个的长相,就是说你们不是亲姐妹,只怕也没人信。”

  “娘娘说的是!”苏蝶衣越加放低身段,更显天真娇媚,“蝶儿也觉得,世子妃就是蝶儿的亲姐姐呢!”

  “哦?”任太后适时的挑眉,“莫非你还真有一个流落在外的姐姐?”

  苏蝶衣知道任太后这是给她递梯子,忙顺着道,“是啊,太后,奴婢上头的的确确是有一个姐姐的,不过因着道士批命的缘故,父亲为着她能平安长大,特意将她安排在了并州陵县的清风观里暂住……”

  “然后呢?”任太后轻声问着,可不等苏蝶衣回答,她又朝楚辞看去,“阿辞,哀家记得,你当时和璟儿成婚,递上来的户口、路引,戳的就是并州陵县清风镇的印章……”

  她这话,说出来虽然是不确定的语气,可听着楚辞耳中,却像警钟一般。她隐隐约约有种预感,今日的事只怕无法善了了。

  果然,接下来,苏蝶衣与任太后你一言我一语,又砸下几记她身份的重锤。

  最后更是提出,要看她背上的那颗胎痣。

  言下之意,若是真有胎痣,那她就是苏家的大女儿——苏奉香。

  若是没有,那便是巧合。

  “菊蕊,你陪世子妃去次间仔细瞧瞧吧,务必瞧准了,可别耽搁了世子妃认亲。”太后见楚辞面色变换,明显是不悦,心里不由牵出几分得意,看着菊蕊,慵懒地交代。

  菊蕊看向楚辞,恭敬又自然地道了声,“世子妃,请!”

  都到了现在这步田地,楚辞就算想隐瞒也没了法子。

  她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再菊蕊的等待中,又上前一步,直接冲着太后和苏蝶衣道,“不用劳烦菊蕊姑姑了,我的后背上的确有一点红色胎痣。”

  “这么说,阿辞你真的是蝶儿丫头的亲姐姐?”太后做出惊讶的表情。

  苏蝶衣终于确定了楚辞的吩咐,她再不顾别的,直接朝楚辞的怀里扑去,紧紧地抱住她的腰,道,“姐姐,姐姐!我终于帮爹爹找回你了……你就是我的亲姐姐,我的大姐!”

  “好了,姐姐能找回你们这些亲人,也很开心!”楚辞强行将苏蝶衣拉开,又忍着恶心,抬手帮她擦了擦脸上的泪痕,温温柔柔道,“乖,别哭了,不然在太后面前可就失了体统了。”

  苏蝶衣听楚辞这般说着,慢慢地止了哭泣。

  随后,又朝太后跪了下去,一脸感激道,“蝶儿些太后帮蝶儿找回姐姐,太后的恩情蝶儿此生没齿难忘!”

  说着,砰砰砰的又磕了三个响头。

  任太后见状,忙让人将她扶了起来。

  看了楚辞一眼后,又问起苏蝶衣父亲的官职来。

  苏蝶衣忙将家中的情况说了一遍。

  任太后听完后,脸上表情有片刻的凝重,她看着苏蝶衣,指节轻轻地敲击着手边的矮几,片刻后,沉声道,“南郡王的亲家,门第可不好太低……你说你父亲是辛酉年的进士,那说起来,他的书读的应该也是不错的,既然如此,那哀家就跟皇上说说,保举他进翰林院做个侍讲罢!”

  苏蝶衣一听,父亲这是升任京官了啊!

  忙红着眼睛,一脸感动的向任太后叩头。

  任太后看着苏蝶衣磕红的额头,唇角微动,脸上浮起一抹淡淡地笑意,一面让宫女将她扶了起来,一面作心疼状,道,“真是个实诚的孩子,快过来让哀家看看,这年轻娇嫩的小脸,可不敢磕坏了!”

  苏蝶衣闻言,忙向太后走去,两人又是一番亲昵。

  楚辞站在旁边看着,就像吞了一口苍蝇,恶心又反胃。

  偏偏云朝最重孝道,她又不能离开,只能在这里默默地等着。

  直到太后又下了一道旨意,让她回苏宅住上两年,好好地补偿补偿苏蝶衣和苏家人思亲之痛。

  她才微微蹙起眉来,不得不提醒她道,“太后是不是忘了,我已经嫁人了!”

  太后听她这般说,当即嗔怪的看了她一眼,道,“你嫁人这么大的事情,哀家怎么会忘记呢。可你不是并没有住在南郡王府吗?”

  楚辞:“……”好吧,这点的确是她埋下的祸根。

  任太后就是看中了她这点无法反驳,随后,当机立断地又道,“就这么说定了,你今天就和蝶儿一块回府去,好好看看你的祖母,父亲,母亲,再挑个好日子认祖归宗!”

  楚辞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下来。

  想着跟苏蝶衣回苏家住一段时间也好。

  刚好把原主和原主母亲的仇抱了。

  眼下,苏家人是想尽办法的要她回去认祖归宗。

  可俗话说得好,请神容易送神难,总有一天,她会让苏家人知道——他们请她回去简单,可要是想让她走,那就难了。

  任太后见楚辞对回苏家的事没有意见,便假托累了,让菊蕊和杨公公送苏蝶衣与楚辞出去。

  菊蕊只将楚辞送到了慈宁宫外。

  可杨公公却是奉了太后的命,要一直将楚辞和苏蝶衣送去苏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