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骗嫁给昏君之后第80节(2 / 2)


  王琼姿摸摸肚子,“我不生气,只是你答应我的一件事,以后好歹对我两个兄弟严肃些,拿出你皇帝的架子来。你拿他们当做民间的兄弟对待,没上没下的,时间长了,惯得他们不知道好歹,欲望越来越大,最后伤人伤己。”

  王琼姿抓住李逸的手摇了摇,“我知道你是爱屋及乌,因为我,所以对我家里人很好,可是他们毕竟是臣,我真担心养大了他们的脾气,变成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是不是很像捧杀?”

  李逸还真没想到这一茬,他纯粹是喜爱王琼姿,爱屋及乌,看到她的哥哥弟弟,也愿意像对待王琼姿一样,对他们好。既然王琼姿这么说,他也就照办,笑道:“你这是让你自己□□脸,我来唱白脸,不伤你们兄妹的情分。可是这样在外人眼里,显得我对你不好一样。”

  王琼姿笑嘻嘻道:“我知道你对我好就行了,外人怎么想也管不着。反正你一定要对我两个兄弟严厉些,你总是跟纯儿玩闹,他就敢跟你要这个要那个。”

  “好好,我知道了。”

  李逸伸手摸摸她的肚子,又将头贴过来仔细听,然而什么声音都没有,他疑惑道:“怎么没有动静?”

  “两个月都没有到,你怎么这么急啊。”王琼姿笑道。

  “我就是很急,真想明天他就蹦出来。”

  “还蹦出来呢,他又不是齐天大圣!”

  ……

  刑部审讯王绍年,一切按照大周律法来,没有任何徇私的地方,王绍年在刑部待了半个月,不可谓不惨,侵占的田地退给别人,其他犯法的事情也一一清算,本来挨了几十板子,本朝有赎罪的惯例,王绍年几乎是散尽家产才赎罪出来,孝廉(举人)的功名也被虢夺了。

  他本来在王氏家族算得上是人人尊敬,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现在变得如同过街老鼠一般,南京城了也不敢住,带了家眷,收拾剩下的一点金银细软偷偷去乡间躲羞。

  王家族亲犯事的事情是太后令建昌伯去查,然后闹出来的,太后原本以为依着皇帝对皇后的宠爱,肯定会压下这事,那么她就有理由为建昌伯说话了;若是皇帝没有压下这事,而是因为厌恶了皇后,那也算合了太后的心意,也行。

  谁知皇上不按理出牌,虽然狠狠地惩罚了皇后的二叔,但是对皇后的宠爱没有消退,反而愈发宠爱了。

  李嬷嬷心惊胆战了几日,知道太后的目的落空了,心里偷偷松了口气,想劝太后,又知道她会不听,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太后生气,却又无可奈何,王琼姿来清宁宫请安时,重点抓住没有孩子的事情教训她。而王琼姿十拿九稳自己有了身孕,只有能生下太子,她就立于不败之地,太后就是要选妃也可以轻易推掉,所以她稳如泰山,随便太后说,反正就当没听到。

  太后说完了孩子的事情,又道:“我怎么听说朝堂上阁老们又上折子啦,皇上花费万金在西苑新建土木,是不是?”

  王琼姿:“是。”

  太后眉头皱起来,“玩物丧志,你当皇后的,跟劝着皇上才对。”

  王琼姿解释道:“不是什么大事,皇上在西苑兴建园子并没有动用内库的钱,乃是出自私库。”

  太后哽住了,片刻才道:“总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到底不好,那东苑好好的园子,为什么要再建呢?”

  养动物,建校场,亭台楼阁,反正按照李逸的想法来。王琼姿早开始不同意,后来见李逸实在想建,当然最重要的是私库丰盈,不必动用内库的钱,这样别人就没有二话好说。

  而且王琼姿正直怀孕,她与李逸至少一年不能亲近,小皇帝热血方刚,身边阿谀奉承的人太多了,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王琼姿索性给他找个事情做,耗去他多余的精力,有了建豹房这事儿困住他,至少能管着住他一年不生出事来,这也是无奈之举。

  当然对太后可不能这么说,王琼姿只管把一切都推到皇上身上,道:“这些都是皇上的意思,我也是西苑那边已经动工了才知道的。不如,母后您劝劝皇上?”

  太后也只是说说而已,根本不敢劝儿子,她自己尚且心虚着,昔年先帝还在时,兴建了多少庙宇道观,耗资巨大,太后家的陵墓,家庙也不止花了多少银子修建,这些花出的银子建十个豹房都有余了,更不用说这些开支都是从内库里拨出来的。

  ……

  上元节那日,傍晚,王琼姿早早换上白绫袄儿,催着李逸赶紧出宫。李逸瞧着她一身素白,头上戴着金灿灿的头饰,分外娇俏,他用手拨了拨王琼姿的珍珠耳坠,调笑道:“哪里来的如花似玉的小娘子?”

  王琼姿冲他抛了个媚眼,娇滴滴道:“这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正是你家的呀!”

  “是吗?让我看看。”说着他慢慢凑近。

  王琼姿闪身后退一步,道:“别闹,时辰不早了,我们去走百病吧。”

  御街两边挂满了各色的宫灯,从御街出来,进了京城最繁华的长安大街,人来人往,灯火璀璨,热闹非凡。

  走桥渡危,摸钉求子。走百病是北方的习俗,王琼姿这是第一次经历,兴致勃勃,即使在寒风中也不觉得冷,见到桥就过,李逸把她护在怀里,看她玩得高兴,心里也跟着高兴。

  走了很多的桥,然后又去了城门,摸摸城门上的钉子。李逸也跟着摸了摸,小声道:“早日让我们得一个太子。”

  两人又从城门出,走到相国寺附近,正好有个小摊贩在叫卖馄饨。摊子周围摆了几个简易的桌椅,有几个人在吃,热气腾腾,馄饨的香味飘散出单了,王琼姿觉得饿了,跟老板要了三碗。

  李逸有点嫌脏,犹豫了一秒,王琼姿笑道:“别想了,没你的份,我一碗,葫芦两碗!”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124、第 124 章

  葫芦一向唯王琼姿马首是瞻, 当下就说:“多谢夫人,奴婢饭量大, 两碗说不定还够吃呢!”

  摊主很快就煮好了馄饨端上来, 见王琼姿一行人衣着打扮均不俗气,料想是大户人家的女眷, 殷勤地问道:“夫人,这里还有虾皮与绥芜,您要不要加一点?”

  王琼姿嫌虾皮腥味大,没有要,只加了绥芜, 葫芦两样都加了。青嫩嫩的绥芜飘在汤上, 更添鲜味,王琼姿用勺子舀了一个,尝了一口, 居然是鱼肉馅的,再喝了一口奶白色的汤,果然也是鱼头鱼骨熬出来的, 馅的人连眉毛都能掉下来。

  小英顾不上烫连着吃了两个馄饨才空出嘴来说:“好吃, 感觉比宫、家里的厨子做的更好吃!”

  确实好吃,但未必比得上宫里的御厨, 不过在此情此景之下,这碗馄饨显得分外好吃。

  李逸站在一边,一脸嫌弃的看着,见王琼姿与小英两人吃的高兴, 给她们泼冷水,“你们也别吃太多,免得明日闹肚子。”

  这话听到摊主耳朵中,摊主不乐意了,道:“客人,我虽然是做小本生意,但是我贺老三敢保证,我用的东西干干净净,鱼是用刚从河里捞的鲜活的鱼,肉也是割新鲜的肉,您再看看我用的绥芜,也找不出一片枯黄的叶子。”

  说完他还拿了一把绥芜过去给李逸看,李逸连忙后退一步,捂着鼻子,“拿走,这什么绥芜的气味太难闻了!”

  绥芜就是香菜,这年头的香菜是最最纯天然无污染,气味很浓厚,喜欢的人特别喜欢,厌恶的人闻着它的气味就不舒服。李逸从小到大,十分讨厌绥芜的气味,即使王琼姿屡次诱惑他吃,他都顽强抵抗。

  说话之间,又来了不少客人,摊主忙得团团转,便没功夫再管李逸等人。

  王琼姿吃了半碗,脸上已经沁出薄薄的汗出来,转头问李逸:“味道真的还不错,不尝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