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节(2 / 2)


  瑶光心里想,只怕你主子到时候改主意了,可仍然微笑着说,“自然。”

  高立臣立刻眉开眼笑,拱了拱手,又踌躇道:“今日……我家主人说他一时糊涂,得罪了您,他虽然口上不说什么……可他心中其实是很懊悔的。”

  瑶光对他微笑,“我都知道的。你去吧。阴雨天黑得早,路又滑,小心些。”

  高立臣得了她这句话,如得纶音,一张黑脸笑得更美了,抱了抱拳拍马而去。

  瑶光在马上暗暗叹口气,定寻确实是懊悔了。但他究竟懊悔的是什么,那可就说不清了。

  这场雨一直淅淅沥沥下到第二天傍晚才停。

  明月道院并不大。东西两殿的壁画从二月底开始画,画了一个多月,到了这时已经基本完工。

  瑶光带着学生们检视一遍,讲了讲在大型画尤其是壁画时如何构图。

  壁画大多数时候是群像画,就是图画中不止一个人物,除了人物,还有景物,人物之中谁为主,谁为辅?景物要如何安排才能显得画面深远,与人物相得益彰?

  接着,她讲了基本的构图有哪些。她的专长是修覆文艺复兴时期画作,那个时期最多的画就是宗教画,然后是土豪们的画像。一个画家模仿另一个画家的构图,甚者是人物的姿势,都是很正常的,譬如,拉斐尔为他的一位主顾画像时,就毫不犹豫地模仿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时的画家的画室都是半公开的,画家认可的同跻都可以自由出入画室,拉斐尔多次到达芬奇的画室参观,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他后来的画作中使用了这些技巧,并加入了他的个人理解。

  构图原理追根究底,逃不过几何原理,所以,经典的群像画构图就那几种,要想发挥自己的个人风格,重点可以是人物神态,人物之间的互动,甚者反经典。

  三位大弟子听瑶光讲了一番几何构图之后若有所悟,剩下的小弟子们一知半解,瑶光注意到有位油壁班子的女孩子在混在小弟子们之中,对她一笑,目含鼓励。

  她叫竹叶给每个人重新发了一个速写本,几只炭笔,宣布今天留的作业,就是每个人随意临摹壁画中的构图,不需要细节,然后分成三组,五至七人一组,互相画群像。可以自己想像情景。

  授课结束后,她回到自己的书房,摊开定寻给她的藏书楼蓝图,继续画天顶壁画的草稿。

  昨天那场雨给了她新的灵感。

  不管是埃及艳后在亚历山大港的图书馆,还是中国的天一阁,所有藏书楼最怕的就是火。因此,她原先想要在穹顶上画水神,也就是灵慧祠供奉的碧水元君。

  但经过昨天的事,她想在壁画中加入火神,水火相济才好。至于这位火神是男是女,长什么样子……瑶光想起了孟萱和韩瑶光1.0版所做的和光、沐雨、采莲等舞。

  那就画两个女子吧。

  专注做事时时间过得很快。

  下午,到了吃点心的时候丰荣公主派人请她,说是老郡主打发人来看她。

  瑶光赶紧去了,见来的人是清芷和沈婆子。

  清芷自然是老郡主派来的,她告诉瑶光一个大消息——原端王妃没了。

  瑶光怔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暗道自己不该这么想,可刚才听到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啊?这人不是早就没了么?

  据清芷(老郡主)的可靠消息说,林纹在崔家叛乱的时候不知道做了什么,被皇帝提溜到老梅庵去修行了,只是此事并没几人知道,直到两天前林纹翘辫子了,要在老梅庵发丧,京中人才会过意来——怎么回事?堂堂端王妃怎么在老梅庵中发丧?

  紧接着宫中便有旨意,将林氏嫁妆封还镇南侯府,林氏以未嫁女身份下葬。这啥意思呢?原先哪怕林纹一辈子住在镇南侯府,再不能回端王府,她在法律意义上依旧是端王的配偶,是端王妃。即使以后她死了,端王娶了新妃,新妃还得在林氏王妃的灵前行礼,是为继妃。

  现在呢,这等于老婆死的同时离婚了,而且还表明了——林氏王妃是未嫁女。这可就比较严重了。意味着什么?第一,这桩婚事皇室不承认。因此造成了第二条后果,林氏根本不会在太庙或端王府有灵位。最后,端王今后续娶,等于初婚。至于林纹死后是否能享受香火祭祀,灵位放在哪儿,根本不在皇室考虑之中。

  太后那个气呀。这也太打脸了吧?这让她林家的闺女以后如何嫁人?

  据清芷说,太后一听这消息就病了。皇帝就叫老侯夫人和镇南侯夫人进宫去见太后。老侯夫人进宫倒是没再给太后拱火,太后拾了个台阶下了,病愈了,和皇帝继续母慈子孝。

  至于沈婆子,则是薛娘子派来的。她带来的是淑太妃的一封信。这封信的中心内容依然是林纹的死亡。

  淑太妃对于林纹夭亡一事有些同情,毕竟是个年轻姑娘,曾经也婆媳一场,但仅止于感慨而已。她比较关心的是,瑶光将如何自处。

  她在信中叮嘱瑶光万事多小心,暂时不必回京,只管在灵慧祠或是丰荣公主处即可。此外,她还隐晦地提醒瑶光,公主们各自有政治立场,切忌和她们交往过深,稍有不慎或为其引诱、要挟。

  太妃这信的中心思想是啥呢?林纹死了,端王在婚姻市场上身价又上涨了,多少眼睛盯着你呢,千万小心。不可有任何张扬的举动,以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即使是丰荣公主等人也不要完全信赖。

  瑶光读罢,将信烧了,叹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沈婆子道:“娘子何必如此忧愁?”

  瑶光笑笑,“薛娘子可好?山上的生意如何?”

  沈婆子一一答了,瑶光忽然灵光一现,吩咐道,“你回去后,将别院重新布置一下……不,这样——我给你放一天的假,逢五时你打扮好了,带上丫头婆子,去画院安慈太后圣像展厅看一看,回去将别院一般布置。我要将童小姐旧居改成一个展厅。”

  沈婆子又惊喜又疑惑,但并未发问,只福了福身,“是。”

  瑶光原本的计划是,在明月道院重开后,自己再刷一波声望值,然后上疏。总得有些名气了上疏才有底气,不然,就凭你画了一幅太后圣像,就想改变大周画院百年来的规矩,招收女画师,你是谁啊?何况那幅圣像还颇有争议。那我画宗教壁画,这波够硬了吧?

  但现在看来,这计划有先天缺陷。

  必须得仰仗丰荣公主。如果她拖着不重开道院,除非,瑶光同意她的附议计划,那怎么办?太后圣像这波热度降了,声望值还没刷上去,到时说话更没底气了。

  单从太妃将信送到灵慧祠再由薛娘子派人来转而非直接送到齐云道院来看,宫中妃嫔与公主们显然是两派。两派之间当然少不了合作,但也绝不是一直都无冲突。

  瑶光不想给人当枪使,那就自己开个人画展吧。

  翠谷葫芦别院是桐花女原型的旧居,本身具有传奇色彩,好奇者甚多,早就有人想要进去一睹,怀悼这位红颜薄命的童小姐。那正好,我就把它打造成一个网红景点吧。以后去太清宫上香,下山的路上都要来看看童小姐旧居,顺便看看我的画。

  除了太妃的信,沈婆子还偷偷给瑶光一封白久天送来的信,说是两日前送来的,这小哥哥消息不灵通,竟然不知道她不在梨溪山上。他得知她去了丰荣公主处不能立刻回信还挺急的,说自己会留在太清宫等回信。

  瑶光握着这封信很久,才取出来读。

  这一次,端王像是突然打通任督二脉了,信中言语虽然依旧是注孤生直男风格,但其中情致缠绵。他先说了开春后陇西果然有些地方发生了疫情,曾经去过一地,一整个村子都被大雪掩埋,无人逃生,冰雪融化后村中侥幸逃生的牲畜,开始大嚼尸体,你相信么,驴子骡子也会食人。惨不忍睹。

  说完了驴吃人尸体的事,他画风一变,说自己即使目睹了这么凄惨可怕的事,晚上睡觉前只要一想起她,就觉得世间仍有美好,你令我心安然雀跃——“忽忽如不灭之火”。

  瑶光一时间百感交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