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失忆后我成了太子良娣第36节(2 / 2)


  刘祯哭笑不得:“这个不用您操心,朕会安置好舅舅一家人。”

  兰亭解释道:“国舅爷进京后,皇上会赐予爵位与宅子。”

  “对啊。”太后笑道:“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

  实在是先帝在的时候她不得宠爱, 受宠的嫔妃家有的好处,她统统沾不上边。

  太后道:“宅子最好离皇宫近一些,方便他们进宫来见我。”

  江氏突然插了一句嘴,“太后娘娘, 妾瞧着平乐坊永安街那一块的宅子离宫里挺近,国舅爷住那里很不错。”

  京城寸土寸金,地段好一点的地方早就被达官贵人们占了去。不过刘祯一口气撸了不少官员们。京城的空宅子有不少,可是江氏提的偏偏是昌国公府的宅子,虽然现在已经不是昌国公。

  江氏成功的恶心到了兰亭,太后不明就里,很感兴趣,问起江氏详细的情况来。江氏道:“那处宅子挺大的,屋舍俨然,地段好,去哪里都很便利,甚至无需修缮,国舅爷家就能搬进去。只是、只是——”后面的话她卖关子不肯说了。

  刘祯道:“母后,京中宅子多,朕一定会给舅父找一处合适的。”

  太后道:“既然有合适的,就不必麻烦再找了。平妃,别含含糊糊的,把话说清楚,只是什么?”

  江氏告了一声罪,“那里以前住着昌国公府卫家,就是贵妃的娘家。”

  太后一心系挂着兄弟,摆摆手道:“卫家犯事,辜负君恩,宅子已经收回来了。皇上想赐谁都行,一直空着也不是个事。是吧,贵妃?”

  兰亭换上笑脸,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整个天下都是皇上的,别管有主或者没主,皇上想赏赐那座宅子就赏赐那座。昌国公府旧宅既已归于官中,与卫家便没有关系。”

  刘祯扶额,突然觉得夹在在媳妇与老娘之间有点难。

  太后根本没有听出兰亭话里的讽刺,点点头,“你能明白事理就好。”

  坐了片刻,刘祯带着陈安离开。众嫔妃陪太后又说了一会儿话,太后摆摆手,“卫氏,你还要处理内廷事务,先回去吧。”她看了一眼江氏,“你也回去。”只留下崔氏陪她摸牌。

  兰亭与江氏一同出去,出了寿安宫,江氏脸上的笑就没了,冷冰冰看着兰亭。兰亭连半分眼神都没给江氏,扶着青梨的手上了撵车,扬长而去。

  回到含德殿,青梨跟葡萄说了,两个丫头气得不行,尤其是青梨,她虽然是贤妃给的丫头,但是陪着兰亭在昌国公府住过几年,对宅子有几分感情在。

  兰亭道:“不过就是一个宅子而已,皇上给谁住都可以。只是江氏故意恶心人的行为让人不齿。”

  江氏是存心给她找不不自在,看来要给她找些事情做。兰亭脑子一转,道:“太后的寿诞还有两个月就到了,虽然不能大办,但是子孙们的孝心不能少。太后崇尚佛道,让她替太后抄十遍《楞严经》吧。”

  《楞严经》全书共六万多字,十遍就是六十多万字,两个月的时间抄十遍挺紧的,兰亭道:“希望佛经能让她心境平和吧,再不济,关在屋子里抄经,没功夫出来做些恶心人的事情。”

  青梨拍手:“就这么办!她抄不完就是对太后不孝,要是找人代抄,那更是——哼!奴婢这就去淑华宫传话。”

  葡萄即使拉住她,“哎,你不能去,让陈安去传这个话。”

  青梨恍然大悟,“对,这事儿还得陈安去办。”

  很快,陈安就去淑华宫传了旨,奉的当然是刘祯的命令。刘祯也挺烦江氏的,江氏要是搁个安安分分的人,他不会太亏待她,但要是她渐渐起了歹心,即使还在父皇的孝期内,他也不会放过江氏。

  江氏得知要抄十遍《楞严经》时,心里头突突地冒火,待笑脸送走陈安后,脸上冷下来,小惠端了一杯茶给她,她反手将茶盏重重地摔在地上,呵斥道:“贱婢,这么烫的茶端上来是想烫死本宫吗?去院子里跪着,没有本宫的允许不能起来。”

  小惠不敢求饶,哄着眼睛在院子里跪下来。淑华宫的侍女们物伤其类,很同情小惠,同时又为平妃日益暴躁的脾气担心,很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撞到平妃的枪口上。

  郭嬷嬷仗着是江氏的乳娘,江氏对她还算尊敬,郭嬷嬷劝了几句。江氏哭诉道:“嬷嬷,十遍《楞严经》,两个月内抄完,除非日夜不停,不然根本抄不完。皇上,为什么这么偏心,我是他的妻子,卫氏算个什么东西!”

  郭嬷嬷道:“咱们宫里有那识字的宫女,让她们模仿着你的字迹抄,应该看不出来。”

  哪知晚上的时候,太极殿那边送来一个小太监,说是伺候江氏抄经书,什么时候江氏抄完了他什么时候回去,这下子江氏真的欲哭无泪了。

  但她是个安静的性子,抄经书对她不是难事,只是不忿于刘祯亏待她,偏宠卫氏。待想通了,就老老实实地抄起经书来。

  郭嬷嬷见此终于放下心来,她真怕江氏走了歧路。江氏的母亲亲自进宫来劝了女儿。她告诉江氏,现在她是妃,卫氏也是妃,皇后之位还没有定下来,江氏未必是没有机会的。就算卫氏真成了皇后,江氏也要忍,这日子还长着呢,卫氏未必能风光一辈子。

  江氏开始抄经,每日足不出户。兰亭让人注意淑华宫那边的动静,就不再关注江氏,而是把心思放在了迎接高国舅一家人的事情上来。

  没错,刘祯对迎接舅舅一事很上心,如了太后的意思将昌国公府的宅子赐给了高家。还给太后的弟弟高大福封了一个荣安伯,没有实权,但是爵位带来的荣华富贵肯定少不了。

  兰亭第一次知道高舅父的大名时,笑着感叹了一声:“荣安伯果然是个有大福气的人。”

  葡萄也说:“听说乡里人取名糙,小孩子反而皮实,好养活。”

  高大福身材矮小精瘦,黧黑的肤色,跟太后长得一点都不像。太后高瘦,皮肤白,眼睛很有神采,从刘祯的外貌就能看出太后年轻时应该是个小美人,不然先帝也看不上她。

  姐弟两人近四十年未见,再见时都有些恍惚。高大福说:“我小时候去邻居家偷橘子,被人家的狗追着赶,屁股上咬了一口,留下一个疤。”

  太后的眼泪掉下来,“你是我的亲弟弟啊,狗追我们两个,本来你可以跑掉,但是为了救我,又跑回来。”

  “大妮姐!”

  “大福!”

  两人激动地抱在一起痛哭。

  其场面之感人,连寿安宫里的其他人也纷纷拭泪。青梨塞给兰亭一条手帕,兰亭趁机用它捂住了眼泪。

  姐弟俩哭了一会儿,接着就有宫女嬷嬷们上前劝慰。兰亭与崔氏也跟着劝,最后刘祯出马,太后与高国舅才止住了泪水。

  高国舅指着身后的人介绍:“大妮姐,不、太后娘娘,这是你弟媳妇朱氏,这是侄女与侄儿。”

  朱氏带着儿女给太后磕头,太后忙让人扶起来。

  高国舅出自乡野,种着地主家的几亩田讨生活,农闲时,就走街串巷的做小生意。这辈子连县太爷都没有见到,这回直接见了皇帝太后,兴奋之中又夹杂着不安害怕,举止粗鄙就带了出来。

  太后不愿意让人看笑话,于是道:“皇上,前朝还有事情,你去忙吧。贵妃与康妃也都去吧,我与荣安伯说说话。”

  待众人离开,高大福胆子大了一些,“大妮姐,你可真威风,说出去的话连皇帝与贵妃们都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