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2章(1 / 2)





  李毅面瘫着一张脸表示他不知道。

  李昭去看李廷。

  李廷神情严肃,“若是楚王还罢,若是皇帝!就是不知他是临时起意,还是早知楚王阴谋,将计就计好彻底消除异己。”

  “我们能知道楚王的阴谋,皇帝知道也不奇怪,他身边有个箫铎,做出什么事来都不奇怪。”李昭比较倾向于后者。

  李廷将箫铎的名字来回咀嚼了两遍,颇有些复杂,箫铎一走,皇帝就犯蠢,蠢得差点把自己作死,箫铎一回来,这样的局面都能给他找出一线生机,可惜了。

  “诛杀诸王,听起来残暴,还可能引得诸王背后的势力反弹,可对眼下局面来说未必不是一步好棋。大齐已是内忧外患,诸王蠢蠢欲动,世家对皇帝的忍耐几乎要到极限,局势一触即发。留着诸王,最有可能的局面是今天楚王造反,明天齐王造反,后天安王……世家忍不住了!

  眼下有野心的诸王都没了,世家不上不下吊在那里,多年心血付诸流水,反而一时半会儿闹不出大乱子来。趁着这段时间,若他能拉拢寒门安抚住世家,未必不能化险为夷,寒门多掌兵。”

  “想化险为夷,哪有这么容易。”李昭眼珠子转了转,“一个让苍天下谕讨伐的皇帝,谁愿意追随他,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李廷神色一凛,竟有些骇然,“苍天下谕!”惊疑不定的看着李昭。

  “呃~我做了一批带字的水果,积了不少在冰窖里。”李昭笑眯眯道,在还是幼果时用剪好字的纸帖在上面,随着果子长大字也相应长大。当初弄这些更多是一时兴起,后觉得倒也能当个奇招来用。要知道在古代,谁说话都不及老天爷的话灵,扯着老天爷的虎皮做事绝对的事半功倍。比方说天降旨意‘李当王之’‘亡赵必李’给自家制造威望。再比方说,天降旨意‘建安无道’打击对手。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

  李廷简直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才好。

  楚王逃出升天,跑到了荆州江陵,江陵是吕氏发源地,楚王在江陵世家支持上,迅速自立为王,发檄文讨伐皇帝,“……自尔登基,残暴生灵,国乱岁凶,四方扰攘,赵齐衰落……建安宠信奸佞,嗜杀成性,残害手足,骇人听闻,吾幸天意,大难不死,今奉天旨,兴师讨贼,安齐兴赵……”

  消息传来的同时,各地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带字果蔬,拼起来便是‘建安无道’!

  第71章 唯愿君心似我心

  诸王死了,皇帝乐死了,‘天谕’一出,皇帝觉得脑子都要炸了。他还有一种恐慌,诸王确实死于他手,天家无骨肉,他觉得自己没做错,可‘天谕’一出,皇帝吓得闭过气去,醒过来不禁自问,朕错了吗?

  街头巷尾,深宅大院,贩夫走卒,世家勋贵,舆论哗然,皆是‘天谕’。

  皇帝亟不可待的传召箫铎进宫,看着他的目光犹如看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卿可有良策?”语气中的急迫一览无遗。

  “陛下可昭告天下,楚王联合诸王意图宫变,诸王伏诛,楚王逃脱。”这是一早就定好的说法,楚王要反,他们将计就计,欲趁机诛杀诸王,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唯一的遗憾便是楚王逃走,无异于纵虎归山,“陛下再下罪己诏,向天下深陈既往之悔,祈求黎民苍生谅解。”

  罪己诏,天灾严重时他下过,皇帝不是很反感,他关心的是,“这样便好了吗?天谕?”杀兄弟的骂名他不怕,他为天子,他怕天谕。

  箫铎将让皇帝禅位太子的话过了过咽回去,这个皇帝是宁愿抱着社稷一块去死也不可能为了社稷牺牲自己的利益,说出来,不过是让皇帝猜忌他,凭添麻烦。他还需要皇帝的信任。

  “陛下可施恩百姓?”

  “如何施恩?”

  “减税赋,天灾连年,百姓生活维艰,陛下此时颁布德政,民众感恩。”

  皇帝吞了吞嗓子眼里的口水,“可国库空虚,连楚王反了,讨伐大军的粮草都拿不出来,各地又有乱民造反,处处要钱,朕正等着秋收税赋,再减税赋,粮饷何处来,朕恐军队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