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二十六章 江南(2 / 2)

自宋时便逍遥自在,乃至肆意妄为的文人们,在这大恒昭武一朝,俨然被天子打落了云端,直接踩到了谷底!

如此之下,曾经繁华似锦的江南,俨然被套上了比之北地还要严苛的枷锁。

彻彻底底的制度框架,将一切皆圈在其中,在圈内,可肆意妄为,但一旦触及红线,触及制度规矩,那就是严苛至极的律法惩罚。

所谓“暴政苛政”,俨然彻底成型。

当然,千人千面,身处位置不同,每个人都对政策的认同感,也完全不同。

对以往风光的士绅文人而言,对将他们打落云端的大恒,制度再好,对他们而言,也非善政。

一如秦灭六国一般,往日云端权贵,被打落云端,又岂能甘心。

而对底层百姓而言,无疑是翻天覆地的大善政。

佃户者,十之八九,这便是当年洪承畴上任南京户部尚书,于江南各省巡查后,向朝廷禀报的江南田地情况。

显而易见,江南的承平,江南的富庶繁华,只是极少数人的繁花似锦,绝大多数人,只不过是用血汗堆砌繁华,供上等人享受的血肉基石。

而大恒的秩序下,强硬且血腥的资源再分配,对所有底层百姓而言,显然是天大的善政。

而资源再分配,又打破了士绅地主以往的固有秩序,里甲改制,皇权下乡让权利下达底层。

数者结合,换来的,便是以往可以轻而易举掌控一地舆论,掌握一地土地经济财富的士绅地主,彻底失去了以往的地位,以往能逼得历朝历代统治者为之妥协的超然地位,也被彻底粉碎。

如此,也就换来了,天子令下,畅通且高效的直达最底层,也就带来了,大破大立之后,极为迅速出现的大治之景。

当然,破门灭府,抄家发配,如此对一个阶层的肆意牵连,血腥屠戮,带来的隐患,自然也是无穷之大。

所谓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而大恒对江南士绅地主的牵连清洗,显然不是一句夺人钱财可以形容的。

无数的血海深仇,纵以江河之汹涌,恐怕也难洗分毫。

故而,在如今的江南,大治的景象之下,是无穷无尽的家恨国仇。

如此之下,向来承平繁华的江南,在现如今,囤积之兵,戒备之森严,竟一点都不弱于北地边关。

卫所戍海疆边陲,营兵驻重城要道,巡检司职府县基层治安,水师游曳海域,严控海防。

如此四位一体,还仅仅只是明面上的防控,暗地里,总参情报部,锦衣卫,内廷“东厂”,不知道多少探子,或明或暗,构铸成一张暗地里的大网,笼罩着这暗流汹涌的江南大地。

堪称天罗地网般的阵仗,镇压着江南之地的所有汹涌暗流。

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此阵仗,虽主要是为了清剿余孽,但殃及的池鱼可不少。

各地的山贼海寇,土匪恶霸无疑就是被殃及的对象。

如此,江南数省,本绵延的海寇山贼,竟为之一清。

动乱的生存空间,俨然被一点一点压缩到了极致,居心叵测之人,再不甘再恨,也只能在如黑暗之中的耗子一般,东躲西藏,被绞杀得上天无门,入地无路。

一次次动乱,也永远不可能如最初那般,使得江南遍地烽火,逼得大恒退守江浙。

甚至,连影响一县,搅乱一地都已经难以做到。

无序归于有序,混乱被极致压缩,初步的承平稳定,也慢慢随着商业海贸的发展,在起复的商业环境影响之下,繁华之景,亦是缓缓的重新出现在了江南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