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表妹生存攻略(清穿)第180节(2 / 2)


  情愿随先帝去了,后面的话她最终没有说出来。

  乐盈只说了一句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宜贵妃想到永和宫那位本该是尊贵圣母皇太后的德妃,点点头,“是啊!”

  在世人眼里,一介包衣宫女,在宫里几十载,得先帝宠信,儿子又当了皇帝,她应该是最有福气的,可是命运捉弄,亲生两子为了皇位相残,眼下十四阿哥被软禁在景陵,德妃现在的日子必不好过。

  想想别人的日子似乎比自己更难捱,宜贵妃的心情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和妃这时候灵光乍现,道:“姐姐,我觉得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才对!”

  扎心了!

  这没心眼的瞎说什么大实话啊,乐盈与宜贵妃互相看了一眼,双双叹气。

  真就如瓜尔佳氏所说,几家欢乐几家愁。

  康熙朝风光无限的嫔妃到了雍正朝都落魄了,反而是那些不受宠,默默无闻的嫔妃们因着她们儿子的原因开始起势。

  宜贵妃、惠妃、荣妃在新帝朝都混得不咋样,远不如先帝在的时候风光;就是乐盈自己也有这个感觉,她虽不落魄,但做雍正朝的仁惠皇太后总觉得没有做先帝的皇后畅快。

  可能是她跟三哥有感情,跟雍正更多只是挂名母子之间的权利关系吧。

  相比她们几人,成妃、定妃、密妃、勤妃凭着儿子,日子开始过得滋润起来。

  成妃所出的七阿哥被新帝封为和硕淳亲王;定妃的十二阿哥被封为履郡王;密妃的次子十六阿哥被过继给无???子的庄亲王为嗣,承继了庄亲王的爵位;最厉害的还属勤妃的十七阿哥,这位越过几位兄长,直接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比上面的几位兄长更得新帝的喜爱。

  屋里的气氛陡然变冷,瓜尔佳氏后知后觉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道歉,宜贵妃瞧了她一眼,“你只是说实话罢了,傻人有傻福,你也是个命不错的。”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皇太后罩着,她的日子必不会太差。

  不过感叹归感叹,其实四大爷有时候做事人情味是很足的。

  先帝留了遗旨,年长的嫔妃可随儿子出宫,他真就实打实照办,一点都不掺水分,不推不拖。

  像宜贵妃、荣妃、成妃、定妃等人已经定下五月出宫去各自儿子的府上荣养。

  至于惠妃,没能像历史上一样去养子八阿哥府上养老,四大爷还没心大到宽待一个诬陷自己与母妃私通的人。

  乐盈觉得别与四大爷玩心眼,以诚待他,他应该也不难相处。

  乐盈作为皇太后想去静明园小住,并不是说去马上就能就去。

  首先得过皇帝这关。

  雍正是个实心眼的人,他倒不是阻止太后去静明园小住,只是担心是他侍奉不周的原因。

  乐盈再三给他保证,绝对不是因为他侍奉的不好,而是大行皇帝驾崩,她思念他,心情抑郁,所以才想去静明园休养散心。

  她这话一说,雍正更愧疚了。

  宁寿宫以前住顺治皇帝的嫔妃,那时候人不多,住得尚算宽敞。但先帝嫔妃实在太多,现在的宁寿宫拥挤不堪,太后怎么能够住的舒心?

  年轻的母妃们不少,雍正自己来给太后请安都觉得极不方便。

  看来宁寿宫还得修缮扩建才行,他把这事放在心上,预备之后交给十三弟去办。

  康熙侍奉嫡母孝惠章皇后几十年,事事周全,贴心无比,这无疑是给天下人树立了一个最高的孝道模范。现在雍正效法皇父,自然不能做得比皇父差,再者他对乐盈本来就有好感,侍奉她更是尽心。

  不必乐盈开口,他便道:“皇考和妃侍奉您甚好,您此次去静明园可带她作伴,解闷也好。”

  乐盈笑道:“还是皇上想得周到。”

  雍正可能觉得只和妃一个人陪着不够,又道:“您若是看别的皇考嫔妃们好,尽可以带上作伴。”

  乐盈感谢了他,然后带上了通妃——这位承乾宫同住了三十年的老邻居。

  至于其他嫔妃,定妃万琉哈氏、勤妃陈氏等人,乐盈与她们关系也不错,但人家有儿子,宫里过得未必不舒心,就不用带上了。

  相比较自己的生母德妃来,嫡母为人处世仁善温和,雍正最感激她的一点就是她以嫡母太后之尊承认了他作为皇父的继承人,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自他登基以来,京中流言蜚语众多,幸亏有这位皇额娘的承认,他面对的反对阻力少了许多,雍正非常感激她。

  以上安排他犹觉不够,想了想,又道:“听闻皇额娘喜欢南府秀才们写的戏本子,朕命南府写好了,送到静明园以供您解闷。”

  这样一件小事,他还记得,乐盈领他的情,道:“行。”

  最后,这位皇帝又道:“皇额娘三日后去静明园,届时朕亲自送您过去。”

  啊,这就不必了吧,乐盈连忙推辞,“不用,皇上忙于朝政,日理万机,静明园离宫里也就一两个时辰的路程,实在不必麻烦皇上。”

  她是真不想四大爷送啊,他现在不是忙得团团转么,既要跟反对他的兄弟们斗法,又要处理那堆成小山,仿佛永远也看不完的折子,而且朝堂上最近有了大事,他现在轰轰烈烈地开展追缴国库欠银活动。

  他来了,那个抄家皇帝他来了……

  国库空虚,雍正彻底摒弃了他老父亲那一套“仁政”,下旨严令户部全面清查钱粮亏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九品小官,绝不放过。除此之外,各省督抚也被严令查访本省钱粮账目,但有亏空挪用者,三年补请,三年未补请者,直接抄家抵债。

  这项讨债运动由皇帝最亲爱的十三弟怡亲王挂帅主持。

  皇帝言:“尔若不能清查,朕必另遣大臣;若大臣再不能清查,朕必亲自查出。”以此来表明他坚定的决心。

  在此之前,他杀鸡儆猴,已经抄了几个大臣的家了,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原南京织造李煦——曹寅的妹夫。

  这位被查出亏空几十万两白银,李煦本人被流放,阖府两百多口人直接就地发卖,一点情面都没讲。

  乐盈对李煦有印象,几次南巡,李煦都在接驾的名单中,富贵荣华,人人追捧,谁又想得到他能有今日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