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36节(2 / 2)


  门房仍旧归那位老苍头管,莺莺吩咐他:“今后你还是做门房的活计,只是要登记在册,口述写一本册页出来。”

  比如苏家是哪个苏家官位几阶,常来拜会的是哪个下人,来送礼跑腿的又是哪个下人,都要记载册页上。

  下回别人一提自己是哪家的,你也可对照,知道对方是不是常来探访的人。”

  想了想:“让长寿跟着你梳理一回搭把手。”

  飘石胆子大些,便问:“少夫人,这门房怎的这么多讲究?”

  莺莺点头:“萧大人在禁军里当差,如今生病难免保不齐有人报仇。”

  飘石激流两个恍然大悟,萧照眉头一动。

  莺莺继续吩咐:“飘石激流只管萧大人,洒扫庭院由长寿,擦拭家具这些便由绿儿来。浆洗衣裳便按照往常便是,乌婶做饭。”

  乌婶笑眯眯应是,问:“少夫人,早上的吃食可还合意?”

  莺莺真心实意称赞:“都不错,我还担心吃不惯呢。没想到都是川味的。”

  乌婶捂嘴笑:“是少爷吩咐的呢,说您爱吃川味的。”

  莺莺“哦”了一声,自己倒脸红了,萧照不自然咳嗽一声。

  幸好这时有人敲门。

  飘石解释:“如今宫里的太医得了官家的命令,每五天都来上门诊治一次。”

  毕竟对官家有救命之恩嘛,莺莺了然。

  白胡子太医诊治后照例开出一份药单:“还与从前吃一样的药。”

  莺莺问了两句病情,太医便道:“如今外伤可控,只要每天按时敷药医治,或许还有希望,还有,要勤翻动病人,莫要生了褥疮。”

  莺莺都用纸笔记了下来,又拿出海棠花糕赠与太医:“虽说您是奉官家之命,可也是我一片心意。”

  淡淡浅粉,五瓣花朵,笑意满满的小娘子,倒不好拒绝。

  太医便收了下来:“老儿姓吴,若有什么异状与在下说便是。”

  莺莺应了声好,亲自将老太医送出门去。

  等他走了飘石感慨:“我的个乖乖,太医来了几回我们都不知道人家姓甚,少夫人一来便问了个清楚。”

  “不许乱称呼。”萧照冷冷道。

  他听见外面黄鹂鸟一样的声音:“花木送到了吗?飘石激流,快来帮忙种花。”

  飘石激流吐吐舌头出去了,萧照坐在椅上,听见院里莺莺正吩咐:“长寿,飘石,你们在这挖个坑。激流,你能上房去将蔷薇枝引上去吗?”

  “乌婶,劳烦您担一担水。”

  “奶娘,您扶着这丁香,啊呀,绿儿,拿枚钉子来我订个网格。”

  整座院里的人都被她指使得团团转,萧照不由自主往窗外看了一眼。

  不过他很快转回了目光,随手抄起一卷兵书翻看起来,似乎这样就能压住心里的烦闷。

  等到中午的时候,书页上不知何时已经映上了一枝蔷薇的影子。

  作者有话说:

  蔷薇花语:永恒的微笑。

  第31章

  等萧照再打开窗时便见院里已经改头换面:

  院里最中央居然栽种了一株西府海棠, 那海棠树正当壮年,枝叶覆盖罩住了半座院。

  书房前种着两颗玉兰,灶房门口一丛丁香吐艳,院里搭起个凉棚, 上面攀爬着蔷薇, 就连朝北的阴凉处都种着粉团绣球和玉簪花。

  而原本阴暗潮湿的一面墙被小心钉上了木支架和细麻绳牵引, 上面有风车茉莉和大红徘徊攀援而上,藤蔓攀了一面墙,整座墙上雪白细碎的风车茉莉如小风车一样随风摇摆,徘徊明艳大红的姿态风中舒展。

  萧照原本不知道这些花的名字, 可他下午在窗下听莺莺念叨了一天:

  “粉团绣球不喜阳光,玉簪耐阴, 正好放在北边。”

  “萧大人书房门口种玉兰最好,花高雅, 叶雅致, 枝干挺拔,有君子之风。”

  “你看风车茉莉五瓣花连着转像不像个小风车?”

  原本这院落与汴京城大多数人家院落相同, 可经莺莺这么捣鼓了一天, 萧照敢说从此这院落便变得独一无二起来,任何人走进这院落都能感觉到蓬勃生机。

  激流在外面凑热闹, 扭身看见了萧照,笑着问:“少爷,你看行么?”

  萧照目光避开,没说话,关上了窗户。

  吃饭时莺莺带来了个好消息:“我娘家有个胡嬷嬷, 夫家是木匠, 今日他来送货我问了问, 说能给萧大人做个带轮子的椅子呢。”

  带轮子的木椅?

  几个人不懂。

  萧照像是被蜜蜂蛰了一下一样,立刻冷下了脸:“不需要。”

  莺莺还待要说什么,萧照却放下饭碗,吩咐激流:“送我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