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38节(1 / 2)





  第32章

  莺莺抿嘴笑:“你一会便知道了。”

  她将各色花卉按照颜色、高低、花形分别捆扎成束。

  这是莺莺从南诏阿婆们那里得来的启发, 南诏气候温润遍山野花,阿婆们镰刀下去野地里常割下一堆,也懒得挑拣分类索性混杂着卖。

  可是这样胡乱混起来成束卖反而要更好看。

  反观汴京城里的鲜花,因着常是每家家养, 是以为了便利这些花农都买一种, 譬如买栀子花的便只买栀子花, 卖海棠花的花担上见不到另一朵其他的花。

  莺莺见识过两地的鲜花买卖后便得出了一个结论:“混成花束卖。”

  绿儿有些不安:“三娘子,这样真的可以吗?”

  奶娘也提出疑问:“三娘子,汴京城可是国都,百姓的吃穿眼界都比外地要高, 或许像她们那样分开卖才是对的吧?”

  莺莺摇头:“我就不信这个邪,我瞧着还是南诏阿婆们的法子好, 更显野趣,不同品种花层次错落才更有趣。”

  奶娘想了想, 万一真不行她也可以动手将这些花束重新分类, 因此便没有再劝说莺莺。

  绿儿还有些担心:“娘子,您捆扎成束便也行, 可汴京城里百姓平日里见识的都是海棠、茉莉这样的家养花, 大朵大朵瞧着便富丽,能瞧得上野花野草吗?”

  莺莺神色镇定:“且瞧瞧。”

  过一会便有路人路过。

  有人发现了这家店:“咦?这里新开了一家店?”

  “这名字唤做花满……花满……”她实在不认得第三个字, 一时为难在了那里。

  绿儿热情爽朗接话:“唤做花满蹊,蹊是小路的意思。”

  莺莺也抿嘴笑,她当日定制的那枚牌匾终于挂了上去。

  有了这个固定的脚店,或许能唤起不少知道当年旧事的百姓的记忆,扩大了她的搜寻范围。

  那两个小娘子问:“你这家店卖的簪花么?”

  有个圆脸小娘子却有些困惑:“当真好笑, 我们汴京城里满城都是卖花姑娘, 怎的你家这簪花与旁的花不一样?难道是论捆卖?”

  她指着店铺前头几个木桶, 每个木桶里都放着一捆鲜花,显然是用蒲绳捆扎成束的,极为新奇。

  “自然不是。”莺莺摇摇头,“我家簪花是单枝单枝卖,你看到的是花束。”

  “花束?”

  “别人家卖花都是只卖一种,我们却能卖一束。”莺莺自信道。

  绿儿在旁悬着心:这法子当真管用么?汴京城里小娘子们什么没见过,难道会稀罕野地里的花?

  “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花束,颇像我们在野地里摘了一把拿进城呢。”

  两个小娘子瞧着好玩,便拿起一束看看。

  只见这束花束是紫色色调:紫色鸢尾如振翼蝴蝶,翠珠像是一朵多浅紫色的小草帽静静吐蕊,小飞燕草星星点点点缀其中,田野清香扑面而来。

  圆脸小娘子又拿起一束,这束却是粉红色色调:风铃草一串粉色铃铛轻轻浅浅,重瓣大朵芍药开得富贵满堂,水粉色的松虫草亭亭玉立。满眼粉色袭人。

  小娘子们眼前一亮:“没见过这等新颖的配色呢。”

  莺莺便道:“一束花三十文,倘若连买两束便是二十五文。”

  两人一算账,也不贵,很快一人买了一束,高高兴兴捧着鲜花往外走。

  她们往街市上,很快便有婶子拦住问:“这是甚?”

  小娘子们笑着指点花满蹊的店铺:“那家店买的,她家的花好看!”

  于是街面上的婶子娘子们走进了花满蹊。

  当即各个都眼前一亮。

  汴京城百姓除了簪花之外还爱花惜花,加之莺莺贩售的价格又不高,于是等婶子娘子们出门时各个手里满怀花束。

  “三娘子果然说得对!”绿儿佩服得五体投地。

  莺莺笑,并非她有多高明,而是人总是向往自己没有的东西。

  乡下僻壤的百姓向往国都红尘万丈熙熙攘攘的繁华,汴京百姓却稀罕山野随处可见的花草。

  汴京城里寸土寸金,也唯有出城才能见到成片自由生长的野花。

  莺莺卖的花虽然不是野花,可是她将各种常见花组合搭配起来,看着却像是野地花卉一样。

  让困在鳞次栉比房屋中的汴京人惊喜不已。

  同样这花放在山野间卖,只怕要被农人们嘲笑摇头。

  一墙之隔,萧照听着那头生意红火,客似云来,才放下了心来。

  过一会来个书生,看见这花立刻眼前一亮赞一声好。

  是个识货的,莺莺笑着迎接:“春花繁芜,风乎舞雩,咏而归,您何不买些花回去?”

  书生甚为高兴:“这老板娘行为做事毫无铜臭味,是个陋巷中的风雅之人。”称赞完之后便兴冲冲捧着鲜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