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第5节(1 / 2)





  如此酸楚的滋味他也不是没尝过。

  否则当初他为什么要去参加能带来巨额奖金的比赛?

  ——肯去参加比赛的人一定是心里想赢。

  明远默默回忆起自己当初的经历:从高处跌落、失去一切,为了奖金去参赛……当初他的想法就是赢得那笔奖金,好让自己顺利回归从前所在的阶层。

  而现在,他又忽然觉得,阶层什么的,都是虚的。

  只有钱是真实的,有用的,可以办到很多事,帮到很多人……为国捐躯的将士身后留下的遗孤,留守家庭里抚养幼子长大的母亲,勤奋却看不清前路的小生意小手工业者,在真实世界里四处碰壁见不到希望的人……

  当晚,明远躺在黑暗中望着炭盆里暗红色的炭,睁着眼,大半夜都没能睡着——

  床太硬,硌的。

  *

  “尊敬的宿主,早安!”

  听到耳边的这声问好,明远迷迷糊糊地睁眼,觉得后颈柔软,异常舒服。而他的腰背却因为床板太硬而酸痛不已。

  他一探手,摸到一只丝绵枕头,定睛一看竟见到枕头上绣着“1127”四个阿拉伯数字。

  明远一惊惊醒,马上想起这也还是在1069年。

  金牌系统真是无时不刻不在提醒他,北宋朝那个宿命终点的到来啊。

  “走!”

  明远起身梳洗穿衣,穿上他常穿的那件布袍,戴上幞头,蹬上羊皮靴,将绑带系紧,然后往怀里揣上昨天随信寄来的那一叠盐钞。

  他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将盐钞兑换成可以日常花用的钱。

  盐钞就是盐引,是官府发给盐商的食盐“指定兑换券”。

  盐的市价稳定,因此市场对盐钞的接受度良好。如今在陕西,它已经成为一种被各方所接受的“货币”。在长安城里,盐钞可以方便地兑换成为现银和铜钱,只要前往城里的金银钞引铺,并且愿意支付一定比例的“贴水”,就可以把盐钞换成真金白银1。

  而明远从“爹”那里收到的盐钞价值千贯,是指付过贴水之后,明远净到手一千贯。

  金银钞引铺里的掌柜验过盐钞的真伪,就问明远要兑多少,兑成什么。一千贯的盐钞“贴水”不是个小数目,连带掌柜对明远也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

  明远将手一挥:“十串铜钱,二十锭五两银锭子,余下的我先寄存在您这铺子里。”

  “存我这儿?”掌柜震惊脸。

  明远点点头:“因为会尽快花出去。”

  掌柜的震惊脸立即变成了“失敬”脸,毕竟能在短时间内花出几百贯的那都不是一般人。

  铜钱供家中小额用途、日常开销,银锭子先存着留待日后的大额开支。至于将大部分钱留在金银钞引铺里,则完全是明远不想背这么沉重的“钱币”回家。

  反正他很快就要把这些钱花出去,为什么不干脆留在这铺子里,要花的时候再到金银钞引铺来支取呢?

  不久,明远将掌柜亲自画押签出的“收据”揣进怀中,出了金银钞引铺。在路上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系统1127聊天。

  “看起来您不大信任盐钞?”1127问明远。毕竟明远二话不说,把盐钞全兑成了金银。

  “当然不信任。”明远不假思索地回答,“盐不是硬通货,如果官府将这盐钞越发越多,盐钞就会越来越不值钱。”

  “看来您很懂行啊,亲爱的宿主。”1127不住口地拍马屁。

  “我可是花钱大赛的冠军啊!钱有关的事,我当然要懂一点。”

  1127语气里透着悠然神往:“宿主大人,您在比赛时一定很厉害吧!”

  “那当然!”

  明远表示:这还用说吗?

  花钱也是需要知识的。乡里的老农突然被请到皇宫里也只会让人拿黄金铸一把锄头,而不知道用黄金做锄头既太软又太重2。

  在花钱这回事上,明远什么都懂一点。毕竟对真正拥有“老钱”的豪富之家而言,名表名车豪宅都不算什么,金石古玩字画才是真正值大钱的;金光灿灿的名牌在常人眼里已是阶级和地位的象征,但真正的豪奢却可能完全低调无闻……凭借这些知识,明远才会在那个花钱大赛里脱颖而出。

  一时到了家中,明远将几枚银锭子和一部分铜钱交给母亲舒氏保管,又马不停蹄地出门。除了继续采买一些必需品之外,就是还要在城中物色一处房舍,准备全家搬去。

  正在奔波的时候,明远突然被人叫住了。

  “明小郎君!”

  明远闻声在豆腐坊跟前停下脚步,刚好对上张嫂一张嗔怪的面孔。他一拍后脑,才想起他竟忘了到豆腐坊来品尝他那一份“石膏点豆腐”。

  恰好此刻明远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醇厚豆香,肚子又咕噜咕噜地叫唤起来。他这才想起来,早间忙忙碌碌,竟还未吃过东西。

  “多谢张嫂。”

  明远从张嫂手中接过瓷碗,只见瓷碗里盛着白嫩细滑的豆腐,淋上了酱清与香油,又洒上了一小把葱花和焙香了的芝麻,看起来赏心悦目,闻起来香气扑鼻。

  他拖了张板凳一坐,将瓷碗送到口边,便唏哩呼噜地品尝。

  “张嫂,这豆腐做得比昨日的还要好。”

  明远一口气吸溜了大半碗,闭上眼慢慢享受口中香醇和四肢百骸都随之慢慢温暖起来的感觉。

  “那可不,昨儿就是用普通的井水煮的豆子。今天早上刚好有相熟的街坊去城外挑了两挑山泉水回来,我讨了一点,心里想着用来点你说的这种豆腐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