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后,我娇养了反派镇北王第569节(2 / 2)


  卫如萱脸色顿时难看下去,“她之所以能结交大公主,还不是因为那次算计了我拿到过去陪姑姑的好差事,就是大公主去看姑姑,所以她也才认识大公主!”

  “这小蹄子心思可一点都不简单,从她有本事被记成嫡女就可以看出。”卫二夫人一哼。

  卫如萱第二天就过来上课了,与卫如烟一块学。

  “别以为你能把我甩下,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出身!”卫如萱低声嘲讽道:“真以为记到大娘明显,就成了大娘的女儿么!不是亲生的究竟不是亲生!”

  卫如烟都懒得理会她,她就没把卫如萱当成是对手,就这样的心性跟能力,跟着自己学又能怎样。

  她担心的是外边的那些闺秀啊。

  郑尚书家的小姐郑莉,顾大人家的小姐顾琳,以及其他一些名门闺秀,都是一等一的家世与相貌,还有教养,这些才是强劲对手。

  跟她们相比,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太过拿得出手的优势。

  就是大公主病了,一直都久居深宫不外出,也不接帖子在养病……

  京城的闺秀们如此,而儿郎们其实也差不多,因为大公主今年都十二岁了啊。

  寻常闺秀十二岁也是要开始相看人家的了,相看到十五岁左右,晚一点十六岁就可以出嫁,这就是刚刚好的年纪。

  而大公主更不用说。

  裴家这边,裴元灏身为他娘裴大夫人在生了几个女儿之后才终于生下来的裴家大房嫡子,自然也是被他娘寄予了厚望。

  因为儿子的相貌人品还有才华,以及裴家的家世都不差,所以裴大夫人不觉得自己儿子不能一求。

  裴大夫人就盼着自己儿子能被大公主看中,到时候能成为驸马爷,如此以来可是光耀门楣的事情,裴家满门的荣耀。

  若能尚到公主,那么从她儿子这一辈算起,裴家的辉煌还能最少在延续四代人。

  “大皇子跟慕容家的二爷现在跟你关系怎样?”裴大夫人问。

  “好。”裴元灏的回答也很简明扼要,他跟姬淮夜跟慕容旭的关系毋庸置疑。

  裴大夫人继续说,“大皇子忙,没那么有空,但你可以去找慕容旭多坐坐,也让慕容府的长辈们多看看你。”

  但是裴元灏却想要出门游历,“娘,我也忙,我打算出远门游历了,也已经跟他们两个说好,不用再过去。”

  裴大夫人一听就急了,“现在这个时候你出什么门?你不知道其他各家都在摩拳擦掌吗?你是傻了吧,你不也是喜欢大公主的吗?”

  裴元灏说,“大公主是皇后娘娘唯一的女儿,自小便是如明珠一般,皇后娘娘不会那么快把她嫁出去的,娘你也不用太着急。”

  第1740章 圣庭王的雷霆手段

  裴元灏嘴上说的不要那么急,但是心里想的却是,现在留在京城根本没什么用处。

  因为大公主根本就没有在皇宫。

  跟去年一样,大公主出门游历去了,只是如今身份不一样,所以就对外表示身子骨不大舒适,在宫里调养闭门不出。

  当然这是裴元灏猜的,他跟姬淮夜跟慕容旭明里暗里地打听,但都没有得到半点消息,这二人护得紧,哪怕是他,目前的话都只是在考察期,所以不会有什么特权。

  但他就是猜到了大公主不在宫里,更不在京城,所以留在这没用。

  出去外边游历不一定能遇见大公主,但要是偶尔能遇上呢?

  只是这件事他也不会告诉他娘,他娘为人有些不靠谱,他也是后来才知道,他娘原先竟然想买通霍红玉这个前六婶帮忙拉线。

  他可真是吓出一头冷汗!

  别说还没成,便是成了让霍侯府的人掺和进来都会被搅和了,他娘真是关心则乱。

  裴大夫人拦不住儿子啊,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带上人手第二天就那么走了。

  “老爷,你也不劝劝灏儿,现在京城那些个少爷公子,哪一个不是卯足了力气想要好好表现?就那关家的老四,听说便要准备下场了,想要在十五岁之前扬名。还有李家的二少爷,据说专门请了师傅过去教导,就盼着能够入得了大公主的眼,还有那……”裴大夫人如数家珍。

  裴大老爷也想儿子尚公主,但自己夫人这么说也有些太过直白了,“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做什么?”

  裴大夫人白了他一眼,“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又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

  裴大老爷说,“灏儿自有他自己的打算,他一贯是个有主意的,他也喜欢大公主,你就别管那么多了。”

  “我是知道,但他这却往外跑又是几个意思?大公主是嫡公主,身份贵不可言,相貌更是像了皇后娘娘,倾城倾国,不知道是多少少年郎的梦……”

  “……”

  少年的梦姬淮姮这会跟着她师祖正在前往西域的路上。

  本来今年是要先过去南越那边看她安阳姨母的,不过孟桐姨母生完孩子后身子骨虚弱了许多,所以母后让她先过去一趟。

  “我听母亲说过,她上次过去西域求药一路上都不太平,如今这盛况倒是大不相同。”姬淮姮说道。

  墨老抚须满意道,“你父亲说西域圣庭已经开始整治这方面,效果还是显著的,竟是如此太平。”

  早年他游历于四方的时候也走过这条路,但是那会真是不太平,商队之间彼此就得相互紧紧依偎着,遇上那些个悍匪就得第一时间送上孝敬。

  有那讲道义的也还好,收了过路费也不为难人,可有些却是不管的,遇上商队直接就截杀扫掠一空。

  人家商队就差不多算是刀口上讨生活,所以慢慢的,游走于两地之间的商队几乎于零。

  还是后来圣庭崛起,稍微管了一下这方面,情况也才有所好转,但杀烧抢掠的事情也是少不了。

  而像如今这样的太平景象,那是少之又少了,因为走了这些天,竟是没有遇上一支劫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