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骗嫁给昏君之后第73节(2 / 2)


  这也太简单了, 跟官方套话一样,要不是知道邱琰素来与罗翔、马大成等人不和, 王琼姿都怀疑两人串通一气了。

  邱琰说了一些具体情况, 道:“三位之中要论容貌,李兆文最优, 袁光孝顺,有才名;至于蒋安,此人家境豪富,大名府清丰县人士,清丰县有大片大片的良田都是蒋家的。”

  其实真没什么好说的, 选驸马并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驸马都是从一些普通的百姓或者军户中选,五官端正,品行孝顺就行了, 至于其他的真无所谓。

  邱琰去打探了一圈,觉得这三个人都平平无奇,没什么特别之处, 以他京城人的眼光看, 不过是个普通的乡下人罢了。

  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想着娶公主,他们努力上进, 自己挣前途。京城中纨绔子弟不少,但是有真才实学,风度翩翩的世家子弟也有很多,可惜这样优秀的年轻人轮不到公主头上。

  永安公主聪明漂亮, 实在可惜了!

  被选中的驸马娶了公主后能被封为锦衣卫指挥使,但是没有实权,绝了仕途之路,老实一点的人,以后就安安分分在家里做富贵米虫;那些不老实的,就可以凭借着公主老婆的势力,在外面为非作歹,就像建昌伯一样。

  王琼姿觉得这个驸马还是要老实安分一些,免得以后给李逸找麻烦,于是又仔细问了这三个人的性子。

  邱琰道:“袁光少年多才,意气风发;蒋安骄傲;李兆文老实。”

  如无意外,最终驸马人选就是从这三人里面定。王琼姿吩咐道:“那就让这三人明日来东苑,让皇上见一见,最后定一人吧。”

  邱琰道:“是。”然后慢慢地退出去。

  李媛从内室走出来,王琼姿道:“邱琰的话都听清楚了吧?”

  她点点头,“听清楚了。”

  “那么明日皇上在明光堂召见他们三人,你我在屏风后面看一眼,你觉得谁好就定谁吧。”

  李媛替王琼姿倒了一杯热茶,封给她,“都是因为我的婚事,这些日子辛苦嫂嫂了。”

  事情都由下面的人去做,在出力气上说不上累,王琼姿只是有些心累,担心千挑万选的驸马不好,误了李媛的终身,毕竟这个时代,和离的还真没有几个人,尤其是李媛这样的身份,要是过得不好,更加不可能与驸马和离。而且大周的公主真的连唐朝公主的一根小手指都比不上,唐代的公主还可以养情人,大周公主与夫君相处的不好,就是一对怨偶走到老了。

  想想日后她要是有了女儿,王琼姿是不愿意女儿落到李媛现在的处境,再一想,不禁失笑,女儿还没影子,选驸马更是十几二十年后才考虑到的事情。

  李媛想的挺开的,“嫂嫂不必为我担心,不管选给我什么样的驸马,横竖日子就这么过,我是公主,是君,驸马么,不敢拿我怎样。”

  次日,东苑明光堂。

  罗大成领着袁光等三人觐见,三人礼数不错,进来后规规矩矩给皇上行大礼,自报姓名,李逸说了免礼后,三人放才起身,恭敬地站着。

  王琼姿与李媛躲在屏风后面打量这三人,三人穿着制式差不多的圆领衫,头戴网巾,像三株挺拔的小白杨。能被选做驸马,外貌看上去还不错,五官端正,气质看上去都还不错,不是那等尖嘴猴腮或者气质畏缩的人。

  李逸随口问了这三人一些问题,三人之中,袁光年纪最小,但是看得出胸有成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王琼姿觉得袁光日后走科举之路也不错。

  蒋安身上有一种有钱人的豪气与矜持,不过这在皇室眼里无足挂齿,他在御前表现倒也得体,李逸问出的话,每句都对答如流,但大多是套话而已,不过王琼姿有一种感觉,她觉得蒋安现在面试驸马,就像是在考公务员面试,花了大钱找名师培训,研究考题,然后将考题大致的标准答案背下来,因为蒋安一板一眼实在很像啊。

  至于李兆文,面白如玉,浓眉大眼,唇红齿白,高挺的鼻梁,清瘦挺拔的身姿,确实是一个外貌无可挑剔的美男子。但是美貌在宫里不是稀缺资源,邱琰就长得不错,只是把李兆文、袁光、蒋安放在一起,便衬托的李兆文十分俊秀。但是这样一个外表无可挑剔的人,性子木讷,言谈举止呆板无趣,比不上袁光,当然也比不上背过答案的蒋安。

  举个例子吧,李逸问问他们三人当地的民生问题。袁光引经据典,举一反三,还能结合实际情况,说的头头是道。蒋安背过答案,用之乎者也那一套也能说出来,虽然大而宽泛,但是乍一听,还是很能唬人的,毕竟面试驸马,不是殿试,李逸并不指望这些人能同那些寒窗苦读十数载的读书人一样。到了李兆文,就无甚可说,好或者不好,简单的描述,干巴巴的,让人听着乏味。据说,在一个人实在找不到优点的情况下,只是夸夸他老实了,好在李兆文长得还不错。

  李逸也不耐烦跟他们三个多说,谈了一会儿话,就让马大成把他们三人带下去。

  王琼姿拉着李媛走出来,李逸直接了当地问:“永安,你中意哪里?”

  李媛少不得装一装,毕竟女孩子谈及婚事必须要羞涩点,她低着头,道:“全凭皇兄与嫂嫂的意思。”

  李逸不太懂女子的羞涩,毕竟他与王琼姿两人最初在南京相遇时就很直接,他皱了眉头,“这是你的终身大事,驸马是跟你过日子的,总要选一个你看的顺眼的。”

  李媛咬唇,道:“永安觉得蒋安此人不错。”

  袁光脑子灵活,聪明外露,李媛不太喜欢,李兆文又太木讷,蒋安处于中间,尚可。

  没想到李媛见了真人还没有改变主意,仍然选了蒋安。王琼姿觉得袁光不错,要是她选就是选袁光了,不过这话她没有说出来。

  李逸笑道:“我以为你会选李兆文,我看他样貌不错,人也老实。”

  李媛忙问:“皇兄看好李兆文?”

  若皇兄喜欢李兆文,她就选李兆文了。

  李逸道:“也没有,这三人都差不多,你选蒋安,那就定蒋安为驸马吧。”

  三人都差不多,也就是三人都没甚特别突出的,袁光有老学究的趋势,有点像他的大舅子王综,蒋安么,就是一个极普通的富家子弟,李兆文也无趣。

  司礼监选了几个月就选了这么三个人出来了,李逸没觉得太失望,换其他人去选估计也一样。

  大周建国以来,驸马也有好多个了,俱都是些人才平平的人,满足五官端正,人品端庄、家世清白、身体康健这四个基本条件就行了,这个蒋安也行。

  于是蒋安就这么被定为驸马。

  蒋安走到这一步,并不就是实打实的驸马了,驸马前面得加一个“准”字。首先他必须要去礼部报到,由礼部官员对他进行驸马上岗前的培训,培训期间表现优秀,他与公主的婚事才会正式开始进行。不过经过前面过五关斩六将的选拔,最后这一步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基本上只要老实一点,不闹出什么大的幺蛾子,都能过。

  李媛安心待嫁,其实她贵为公主也没什么待嫁不待嫁的,好不容易才能出一趟宫,她整日带着侍女太监在东苑游玩。李逸与大臣议事,或者处理公务忙时,王琼姿便与李媛结伴同游,两人钓鱼,折腾小厨房,进军黑暗料理界,有些菜歪打正着,味道还不错,有些则完全不能下口。

  王琼姿让人在东苑试种红薯、马铃薯、土豆、辣椒、西红柿等。东苑有个大暖棚,里头种一些花木果蔬,东苑的主管太监姚宣是个妙人,懂农事,王琼姿让人拿给他的根茎种子,他亲自监督人小心培育栽种,在普通的田地上种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拿到暖棚里种,长势还不错。

  他亲自给皇后介绍种植情况,每种植物各占一块地,每块地上都贴了标签。

  姚宣道:“娘娘,这些都是好东西啊,尤其是红薯、马铃薯、土豆,此三种粮食,耐寒耐旱,而且还产量高,易果腹,若是推广到民间,天下百姓可无饥馁。”

  这话有些言过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太平盛世,以及当权者的政治清明,不要横征暴敛。不过聊胜于无,有了这些,至少很多人能吃的饱饭了。

  午饭就是由这几样菜蔬组成,蒸嫩玉米,贴玉米饼子,烤红薯,王琼姿亲自动手做了一道干锅土豆片。

  李逸吃的很新鲜,几乎扫荡了一大半,夸赞道:“这烤红薯尤其香,要是放在寒冬腊月吃肯定滋味更佳。”

  王琼姿指了指玉米面饼子,问:“这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