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节(2 / 2)


  虽然又花了两百多块有点肉疼,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心里也能舒坦些。

  后来,更冷的天,她就把自己现在盖的被子送给他们,这是旧被子,里面被大姐塞了两斤棉花,还是挺保暖的。

  而自己就换上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棉被,非常厚实。这是她前世请村里人帮她缝得,棉花针脚都特别实在。

  周末的时候,刚好没有下雨。

  她带着陈天齐和陈元生到废品收购站买旧的床,一分钱一斤,她买了四张床。三床是牛棚的,另一术是陈天齐的,他那个家也不比牛棚那边好多少。不过,他现在似乎懂得保护自己。柳三妹给他的果子钱,他特地买了一把大锁锁上。晚上也不去叔叔家睡了,而是回到这破屋里,不是有句话说的好吗?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三个人在木材区,专挑厚重的买,这样熊孩子过来拖不走。大人吗?估计也不好意思过来抢。

  四张床一共一百三十斤,一毛一斤,一共十三块钱。

  三个孩子轮流推着板车,路上的雨水还没干,脚上的鞋粘了泥土特别泥泞,三个孩子甩了又甩。重得实在没法走了,就歇下来停停,用枝枝把鞋底的泥挖掉,再继续走。现在入冬了,穿的都是厚实的鞋,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的,换脚的鞋就一双,哪能弄湿了,这些天又连绵下雨,把鞋子洗了,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干。所以,宁愿走慢点。

  当真是要想富,先修路呀!再等等吧,过几年,这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就这样,三个人慢慢腾腾,两个小时才回到家。

  牛棚的三个大人都很高兴,全是一脸感激的看着柳三妹。

  陈天齐的床是大人送过去的,柳三妹没有过去,实在是因为她出来太晚啦,许翠林和柳建国该有意见了。至于板床,就直接让陈天齐还给大队就成,反正也是他出面借的。

  进了腊月之后,柳二姐的工作有了着落,许红兵给她在毛纺厂找了一个专门接线头的工作,属于工人,工资一个月二十六块七,一个月还有十斤粮票的津贴呢。

  她是临时工,等张红霞七月份生孩子,她就正式转正。

  张红霞的公公是个市里秘书办的办事员,婆婆是通讯员,丈夫是个工人。

  全家人都工作,她生完孩子要在家带孩子,因为张红霞的姐姐和许红兵的哥哥是对象,所以,这个工作也是费了一番心思才得到的。

  为了这份工作,柳二姐从柳三妹那儿花了一百五十块钱买了自行车票送给许红兵。

  有了工作,柳二姐也算得偿所愿了。走起路来都能抬头挺胸了,之前让她到县里,她怎么也不肯去,见有了工作,立刻就开始张罗着要到县里买件新衣裳,把柳三妹看了真傻眼,衣服不是刚从北京买回来吗?咋还要呢?

  柳二姐工作了,家里的猪也不必再养了,倒不是因为她,而是因为月底要上交了。就连鸡都交了六只,只剩下四只母鸡留着下蛋。

  生产大队统一把从村民那里收到鸡鸭鹅和猪牛羊卖到了供销社,得到的钱,分给生产队员。

  柳三妹家分到了三百多块钱,还剩下不少的工分,留明年再兑。

  因为是女孩子,连柳大姐都没有资格听这种家庭的会议。

  三个人全都回了屋,一起叽叽喳喳地探索以后的生活。

  柳大姐在柳二姐和柳三妹的影响下,对父母也不再言听计从,每个月的工资交了十块钱和发下来的粮票后,剩下的十五块三毛留给自己,说要攒点私房钱。

  许翠林怎么要都不给,她只能生柳大姐的闷气。平时柳大姐在家,她就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开骂。柳大姐也不吭声,她说骂她就听着,让她干活她就干,弄到最后,许翠林也拿她没辙了。只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给她准备一点嫁妆,连彩礼都不给她留一分。

  等到柳二姐也找到了工作,柳二姐承诺,以后每个月也会给她十块钱和粮食补贴。许翠林暗暗算了一笔账,这样,她一个月就能有二十和二十斤粮票,一年就有二百四十块钱和两百四十斤粮食,她家现在的收入在村子里绝对是首富。

  ……

  柳二姐各种好话不要钱的往外蹦,许翠林欢喜之余也有一丝忧虑和不满。她的两个女儿没有一个是向着娘家的,全都是白眼狼,只顾自己,她们难道不知道她们的父母老了吗?她们的弟弟才多大。她还要给他上学,娶妻,生子,哪哪都要钱呢。这二十块钱哪够啥呀。一个个的都独!全是白眼狼!

  柳三妹回来后没多久就带着年货,和柳大姐一起去孙娟警官家拜访。

  她准备的东西都是乡下有的,苹果和李子因为放在空间里的,一直没有腐烂,还很新鲜。

  猪肉是队里发的,柳大姐说她要给上司送点礼,她们家过年时分了十来斤的猪肉。许翠林为了女儿的工作,只好忍痛割了三斤多。

  孙娟住在城南,离派出所还算近,这片区域全都是这种旧式的楼房,全是国家分配的住房,没有一定的地位是分不到这块来的。一个院子里有六七栋,每栋都有两层高,外墙没有粉刷,直接就是红色的砖,顶上是青青的瓦。院子里栽了一棵青松,每栋楼前都停有两三辆自行车。

  这块区域她曾经过来兜售过东西,也进去瞧过,大多是五六十平米大小,两室一厅的,因为人口多,大多数人家都把大厅改成一间房,供老人居往。孙娟家也是如此。

  孙娟看到柳三妹过来,十分热情。她的女儿李婷婷正在她的严密监视之下写作业。

  这是吃饭的桌子,收拾的很干净。

  李婷婷占了桌子的一半,另一半孙娟正在织毛衣。

  桌子上已经没法放东西,柳三妹只好把东西塞给孙娟,笑着道,“初次上门来,猪肉是家里养的,果子是山里果树摘的,都不值啥钱,让您见笑了。”

  孙娟笑得一脸和气,“你这孩子,我怎么会嫌弃?这猪肉城里多紧俏呀,有钱有票都不一定能买到!还有这果子,怎么能这么新鲜呐?这都快十一月了,居然一点也打蔫!肯定是放到地窖了里存的吧?”

  孙娟赶紧把猪肉和水果放进厨房,出来倒了两杯白糖水招待她们。

  李婷婷因为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她一起陪着。

  “柳绝妹?你就是俺妈说的那个识破买孩子的小女孩呐。你咋就那么胆大呢?你不怕那俩是人贩子呀?”

  李婷婷还真是孙娟说的虎了吧唧的,柳三妹挺喜欢这个孩子的,看着她笑着解释,“人贩子是非常狠的,孩子之于他们来说就是钱,根本不是人,要不然也不会干这种勾当。但买家就不一样了,她们买孩子多数是为了自己的下半生,当然会对孩子好,比如说孩子哭闹了,人贩子会直接打骂,买家却会温和一些地哄,即使不耐烦了骂孩子,语气也会比较温和。打是绝少数的。”

  话落,李婷婷一蹦三尺高,哇哇大叫起来,“妈,你一定不是我亲妈,你打我的时候可都是真枪实弹的,可从来没有温和过。”夸张的表情,夸张的动作一看就是个开朗好动的孩子。柳三妹看着她上蹿下跳的直乐呵,柳大姐也跟着笑。

  孙娟拍了一下她的后背,笑骂道,“你是没见过我揍罪犯时是啥样子。等你见着了,你就能分辨我到底是不是你亲妈了。”

  李婷婷笑眯眯地挽着妈妈的一只胳膊,头侧过来蹭着她,一脸的讨好,“您当然是我亲妈啦,那亲妈,我想当兵这事,您能答应了吧?”

  孙娟笑着点了点她的鼻子,“你才上初二,就算我同意你去,可谁能要你呀,等上完高中再说吧。不过,等明年中考过后,我送你爸那玩俩月,如果你能在不怕吃苦不怕累地情况下坚持下去,我就同意你高三毕业后去当兵。”

  李婷婷乐傻了,高高兴兴地蹦起来,直拍巴掌,尖叫起来,“妈,你终于想通啦,谢谢您了!”

  孙娟莞尔一笑。“对了,柳绝妹明年也要中考的,你们俩可以讨论一下学习,争取考上中专。”现在的中专是不好考的,因为它是包分配的,而高中就不同了,不需要包分配,所以分数高的都跑去上中专了。

  李婷婷上的是古阳县实验中学,柳三妹上的是第七中学。虽然同一个年级,却不是同一所学校。但因为是同属一个市,所以中考的卷子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