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2 / 2)


  此时屋子里的柱上都燃上了火烛,把整个偌大的宫殿照的通亮,窗子都半阖着,透着丝凉意进了屋子,虽然因贵妃运中,屋子里不设冰盆,但也因为屋子里既深且高,所以就连夏日的白天里都是凉快的。

  屋子就剩他一人,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忽然听见重叠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地行来。

  李治也从内室出来,就见孙茗手持黄杨木雕盘挪步进屋子里,把托盘往桌上一搁,从托盘里取了鸳鸯莲瓣纹的羊脂玉碗出来。

  这羊脂玉的碗还是当年李治在她刚入宫的时候,打了整套的羊脂玉的摆件和碗盘中的一件,他一眼就瞧着眼熟……

  屋门口的花枝等人都没跟着进去,且还阖了门,都候在屋子外边的廊下,相互几人对视一眼,还偷偷忍着不出声的笑起来。

  孙茗做的这碗长寿面,参考了后世在日本流传甚广的拉面的做法,用猪骨熬汤都熬了一整日,里面添了牛肉、菜、笋,还加了个大虾添色。

  李治并不挑食,给什么都行,寻常孙茗往他碟子里挟什么,就没见他不吃的。后来又观察了两年多,就是饭桌上的菜变着花样地放他面前,也没有特别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所以就在长寿面中随意加了各种的料。扎眼一看,红绿黄色都有,眼色鲜艳漂亮,闻着味道都极香。

  见了这碗与众不同的长寿面,李治就笑了:“汤饼都叫你弄了成这副样子。”

  汤饼是唐朝对面的称呼,又叫水引。有祠制曰: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而此时人们诞辰之日吃长寿面也是早就有的传统,不过在当时的面片汤做的都清汤寡水,最多加些肉食,就没见过做得这般精致的。

  李治也是看个稀奇。

  孙茗这是真拿猪骨熬了一整天的,就是她不饿,闻着味道都不免有些馋了,但还是先与李治说了送这碗长寿面的来历:“早就想着九郎生辰的贺礼了,费了我许多心思,也唯有想到亲自动手给你做碗汤饼。”

  说是她亲手做的,其实哪用得着她来一一料理?猪骨汤早就有丫头听了她吩咐,一清早就开始熬汤,整整一日看着火候,又有人为她擀了面条,备了食料、切了菜,只等她时辰一到,陆续把面、食菜下进去就完了,连最后一步骤把汤给舀出来都无需她插手……

  好吧,总之在这里,所有人都点头赞同这样的程度都算是“亲自做”的!

  无论如何,李治却是感动不已,也并未觉得她有敷衍之嫌,举着筷子吃这碗香滑可口的长寿面,味道确实奇异地很可口……

  哪怕之前设想了种种,对于她去膳房亲自动手做的这些与他来讲实在也是始料未及的。

  平日里这般懒的人,就是多坐一刻都嚷嚷着累的人,他实难想象她托着这样大的肚子做了这样一碗长寿面。

  如今看着她就坐在身边,一脸希冀的目光看着他,等着他笑着说出口:“味道好极,阿吟日后要常给我做才好。”

  尼玛!劳资不是想听这句话,劳资是想跟着尝一口啊,你怎么不知道喂劳资——忘记多做一碗面了嘤嘤嘤嘤……

  ☆、第75章 柒拾肆

  王皇后自从那日与李治不欢而散之后,就把母亲魏国夫人给叫进宫来,与她出谋划策。

  魏国夫人柳氏自打王皇后入宫,就时常入宫陪伴,如今王皇后又贵为皇后,她入宫也就越发地频繁,且越加理直气壮起来。

  对于意属储君一事,王皇后与父亲、舅舅早有共识,她母亲魏国夫人也同是,所以自然力挺她到底。然后进了宫,王皇后把所发生的事情一说,又把李治的意思给剖析出来,俩母女立时就有些坐不住了。

  魏国夫人与王皇后想的一样,莫非,圣人当真有意要立李素节不成?

  纵然满宫上下,唯李素节身份高上一些,但中宫无子,圣人如何不曾多深想一下!

  如今,两人都不再把心思放在邀宠上,而是为了家族所虑……

  王皇后心知,但凡稍有些理智,她就该力挺舅舅一系。没有宠爱,她还有身份,但是背后的靠山倒了,她就真的再一无所有了。

  魏国夫人握着女儿的手,不消多说,早已意会,然后忧心重重地出宫了。

  事后不过三两天,文秀就给打听来圣人在感业寺与前皇妃嫔武氏秘密幽会的事来。

  在当日,侍者众多,不过是都候在外边,并不知道内里的情景,但不妨碍大家联想。何况,圣人行至寺外,那武氏依依送别,两人看着又像是难解难分的模样(大雾)。

  王皇后显然没有料到李治与庶母的私情,如今一听,竟是久不能言语。

  她怔在那里,听着文秀把打听来的事情一说,久久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声音……等她反应过来,顿时对李治添了难以言表的失望来,又更多地是不耻于武氏的做派!

  她虽只见过武媚娘一两面,印象中的无非也是花枝招展的普通才人的形象,若说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更漂亮一些。但,满宫上下,美貌殊丽的女子多了去了,所以她实在没有料到李治会与她有一腿!

  起了身,在屋子踱了几步,她先是恨道实该叫人去感业寺将她拿下,可又一想到李治那偏袒护短的性子来,又不敢有所作为。然后愁来愁去,直至入了夜,也没想出个法子来。

  ……

  另一边,孙茗李治生辰前一夜备了长寿面,等到过午时过半,赶在李治生辰的时候呈上,果真见他感动得一谈糊涂。

  李治心里却是被这阵暖意捂得胸口发烫,一时想着赏她些什么,一时又为她素来就没有明显表现出对这些东西的喜爱而犯愁。

  若问他原先怎么表现宠爱的,无非就是厚赏,这一招即使拿到朝堂上也都无往不利,哪里知道,竟是在自己的贵妃面前失去了效用。

  虽然常收到他为她精心挑选的物件,也的确一副开心的模样说着喜欢,但两人相处日渐了解对方,正因为越了解,他才越不理解能叫她真心欢喜的到底是什么……

  到了此时此刻,李治仿佛有些明悟,喜欢一个人并不代表仅仅是把最好最贵重的东西给她……

  于是吃着这碗长寿面,李治心里一直都很复杂。

  很快,第二日在李治盛大的生辰寿宴下撸过。

  作为新皇的第一次生辰,如今二十三年的李治接受了朝中重臣的恭贺,还有四面八方远道而来的属国使臣献上贺礼。

  生辰宴会举行了三日。三日来长安的街上昼夜喧嚣,夜里的灯火如昼日,太极宫中也没有消停,往来皆是衣着华丽的贵胄和贵妇,宫灯彻夜燃烛,远远地,喧闹之声也随之传入万寿殿中。

  孙茗早就得了李治示下,不必随行饮宴。如今她月份这样大了,距预产期不过一个月,那种热闹的时候,的确也不适合她多待。

  于是,在所有人都去为圣人庆贺生辰的时候,她在万寿殿与阿宝阿福顽起来。

  如今两个闺女才将将一岁半,因为每日午后都被带到孙茗这边与她说着话玩,晚上又时常与李治说话玩游戏,现在看得出来,两个说话都条理分明,也理解她与她们说的这些不过日常的话语。

  阿宝活泼些,更爱玩耍,像现在这样热的天气,也总是拉了宫婢往院子里去,有几次差点掉进去水池里边。她自己倒是不怕,可把身边的给惊得差点害了病症。要知道,圣人如今又多宠阿宝,凡见过的宫婢无不敢大意。

  就因为阿宝太皮实,孙茗就分了更多人看着阿宝,不免对阿福就会有所疏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