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2 / 2)


  此刻他们距离那座院子已经没多远了,又走了一会儿,院子就在眼前了,忽然一个人指着院子侧面的一个亭子道,“那不就是苏三小姐?”

  胡如月心说怎么可能,但当她顺着众人的目光看过去时愣了,那个坐在亭子里的人不是苏珍珠是谁?

  亭子里不止是苏珍珠,还有苏烨华,半夏,以及那个本该和苏珍珠躺在一张床上的她的三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她不是要丫鬟亲眼看见苏珍珠进院子没出来再来和她禀报的吗,怎么现在人好好的在亭子里。

  胡如月急急去找那个来她安排来通报的丫鬟,可是一找才发现那丫鬟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

  苏烨伟看到苏珍珠高兴得不行,赶忙挥手,“三姐。”

  亭子里的苏珍珠也看到了他们这一群人,于是他们出了亭子,朝这一大群人走来。

  苏珍珠目光逡巡过众人,安抚的对苏烨伟笑笑,最后看着宁王问,“你们怎么了,怎么全都过来了?”

  苏烨伟看到苏珍珠和苏烨华,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但又还后怕得很,一听苏珍珠问,他就急急的把事情给说了。

  苏烨华当即大怒,“是哪个丫鬟说的?”

  胡如月深吸一口气,站出来道,“是一个打杂丫鬟,但她不是什么时候已经不见了。”

  一个丫鬟怎么会无缘无故的不见,再看苏珍珠,衣服虽然换了,但之前她那身被茶水打湿换了也正常,再说有苏烨华,怎么可能发生那样的事。

  胡卓拱手,“我马上派人去找那个丫鬟。”

  苏烨华冷冷一哼,“今天这事胡家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胡卓面有羞色,“这是自然。”

  “等一下,”苏珍珠出声叫住众人,“那个丫鬟是不是很瘦,颧骨还有点高,穿着一身深绿色的衣裤。”

  有人记得那个丫鬟,闻言道,“的确如苏三小姐描述的一样,苏三小姐见过此人?”

  “见过。”苏珍珠把胡如月和苏湘怡带她去换衣服,随后苏湘怡头晕,他们分开的这些事讲了一遍,“……我和她们分开没一会儿就碰到这个丫鬟了,她说烨华晕到了,让我去那座院子里,然后她便以她去请大夫为由走了。”

  胡如月心里一咯噔,这不对,她是要那和丫鬟跟着进院儿确认苏珍珠和她三哥进了一间房。

  “那苏三小姐你进院子没?”

  苏珍珠微笑道,“没有啊,我正在进院子的时候就看到我弟弟和胡家的三少爷往这边走了过来。”

  “胡大公子。”苏珍珠看向胡卓。

  胡卓道,“苏三小姐请讲。”

  苏珍珠神色肃然的道,“家弟在这别院里被人袭击了,希望豫国公府能给我们苏家一个交代。”

  “苏二少爷被人袭击?”胡卓忍不住的重复了句。

  “正是如此,我亲眼有人想把被打晕的苏二少爷沉水!”胡彦道。

  苏烨华拍拍胸口,一脸后怕的道,“也就是胡三少爷救了我,不然只怕我今天就没命回去了,后来我还去三少爷那换了身衣服。”

  这个说法是苏珍珠和苏烨华两人讨论出来,胡彦加以润色的。无论事情的真相究竟是怎么样,胡家和安王府绝对逃脱不了干系,不如把事情再整大一点。

  胡彦似乎很厌恶胡家,主动提出说苏烨华被人沉水让他所救,丞相府的嫡子在豫国公府的别院差点丢了命,豫国公府责无旁贷。苏珍珠和苏烨华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很不错。

  不仅被袭击,还差点被沉水,胡卓只觉得眼前一黑,恨不得就这么晕过去算了。

  有人发出疑问,“这难道是有人在针对丞相府?”

  “很有可能。”

  胡彦又对胡卓道,“不瞒大哥,今天午宴过后,有几个人闯入我的院子想要迷晕我,被我察觉到,躲起来了才没被他们绑走。”

  一位小姐眼珠子一转,难以置信的道,“那些想绑胡三少爷的人会不会是为了坏苏三小姐的名声。”

  众人一听,联想到刚才那个丫鬟的话,个个都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

  胡彦又道,“对了,我还听说那个绑架的人问没绑到我怎么办?另外一人说没关系,实在不行到时候随便绑一个小厮就行了。”

  先前开口的那位小姐道,“这就对上了,难怪那个丫鬟会说那样的话,看来那个丫鬟也都是受人指使才这么说的,但她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并没有成功。”

  有人问,“那这样说来,那个院子里应该就只有一个小厮咯?”

  “应该是的。”

  “来都来了,我们就去看一看吧。”这是想看热闹的人说的话。

  苏珍珠想到安王还在里面,但这关她什么事呢。

  于是一众人进了院子,推开了房门。

  看到里面的场景,一个小姐惊讶得叫出了声,谁也没有想到里面真的有人,还是一男一女,男的躺在地上,正是闭着眼的安王,女人伏在男人的身上,看不清长相,只能看到那身粉色的衣裳。

  有人认出了这个女人,“这不是苏二小姐吗?”

  苏珍珠也吓了一大跳,苏湘怡怎么会在这儿,扭头看苏烨伟,他已经愣住不知如何是好了。

  “半夏。”她低声道。

  半夏会意,上前抱起苏湘怡。

  万幸的是两人的衣裳完整,只是和一个男子躺到一起,即使没发生什么,以后苏湘怡想找个好婆家也难了。

  不知何时来到宁王身边的江流扶起安王,检查了下后对宁王,“安王爷吸入了过多的迷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