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2 / 2)


  胤禛倒是带了元寿和安康过去看稀罕,两个孩子虽然不是头一次见外国人,但这么多的外国人一起出现, 还是挺稀罕的,回来兴奋的讲个不停:“穿的衣服上挂着很多的宝石, 他们就不觉得很沉吗?原本腰上还有这么长的武器呢,但是理藩院的大人说, 进宫不能带武器, 他们那边说只是个装饰,没开刃的。后来是十二叔亲自去谈的,他们这才卸下了武器的。”

  “女人也长的十分高大,比嫡额娘还要高一头出来呢。”四福晋的个子,在妯娌里面, 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将近一米七, 比福晋还高的,这都快一米八了吧?

  “不过穿的很奇怪,都是露着很多的。”元寿伸手在胸前比划了一下:“我听见很多大人说什么伤风败俗的。”

  “那是他们少见多怪,十里不同俗, 人家和咱们都隔着那么远了,风俗肯定是不一样的,那些女人的衣服,在他们国家,说不定才是正常的,咱们这样的在她们看来估计还不好看呢。”

  静怡笑着说道,元寿顿了顿,点头:“也是,京城和蒙古两边的习俗就不一样,穿的衣服也不一样,带的首饰也不一样,吃的饭菜也不一样,京城和蒙古还是一个国家的呢。”

  晚上胤禛回来,带了一个很古怪的东西,等静怡和两个孩子过去围观了,才介绍说,这就是显微镜了。

  这会儿的显微镜,当然不像是后世那样的精密,体积也小一些,配置的东西也少,就一个台子,上面竖着一根铁杆子,铁杆子中间有个圆圈,正好能套进去一个铁桶。

  伦理说,静怡是不会用这个东西的。

  于是,胤禛就兴致勃勃的给两个儿子讲解:“在这上面放一点儿东西,咱们先放一滴水试试。”

  两个小孩儿兴趣也大,一个个的凑过去看,惊叫声不断:“哎呀,这里面好多东西啊,还会动!天哪,那咱们以后还能喝水呢?阿玛,这水里面的是什么东西?活的还是死的?”

  元寿脑袋转的快:“阿玛,这个东西,是不是很值钱?能用的地方是不是也很多啊,比如说,破案什么的。这方面的发展,对我们大清,有没有什么好处?”

  安康则是纯粹的好玩儿了,一会儿看看水滴,一会儿看看泥土,甚至在静怡的建议下,还撕了点儿白菜叶放在下面观看。若不是静怡阻止,他还想抓一只蚂蚁放进去。

  胤禛和元寿说了什么,静怡也没去听,反正教导孩子这种事儿,她只能旁敲侧击,别的方面是插不上手的。

  “阿玛,我喜欢这个,这个显微镜能放在咱们府上吗?”安康玩了一会儿,转头问胤禛,胤禛想了想,点头:“好,那元寿想不想要?”

  “不想,给弟弟就好了,这个东西看个稀罕就行,我又不打算天天看。”元寿笑着说道,说着话,王嬷嬷就进来回话:“马棚的人来说,红枣糕要生了。”

  安康连显微镜也顾不上了,赶忙的拽着元寿去看。

  静怡也忙跟上去,最后剩下个胤禛,他对这事儿倒是没多大的兴趣,索性就留在海棠院这边等着静怡他们回来。

  “额娘,红枣糕生小马驹得多久?”等了一会儿,元寿问道,静怡也不知道,马棚的人忙过来解释:“快了半个时辰,慢了一个时辰。若是不太顺利,估计就要半天功夫了。”

  “什么叫不太顺利?”安康抬头问道,元寿按他脑袋:“笨蛋,就是难产啊,和人生孩子一样嘛,快的话就很快,慢的话就很慢,还很危险。”

  安康眨眨眼:“额娘生我们很危险吗?”

  “是啊,生孩子是很危险的,所以以后,你们一定要孝顺额娘。”静怡赶紧说道,两个小孩儿使劲点头:“额娘放心,等我们长大了,肯定会孝敬你的。”

  “不光是孝敬我,还要孝敬你们阿玛,要不是你们阿玛赚钱养活你们,你们就得跟街上的小乞丐一样,天天吃不饱穿不暖了,还得被人打。”

  元寿和安康也学了孝经,两个人就忙保证以后会孝敬长辈。

  说着话,红枣糕一使劲儿,小马驹就生出来了。红枣糕还不太能动弹,但也使劲的转头,在小马驹的眼睛上舔了舔,小马驹还太小,几个人看了半天,也就只有红枣糕舔小马驹的画面。

  元寿先有些不耐烦:“生完了,咱们可以走了吗?”

  安康倒还想看,毕竟,这小马驹以后就是他的了,但静怡笑道:“你们阿玛还在等着呢,不如咱们先回去,先让阿玛给你的小马驹取个名字?”

  “不要不要,我自己的小马驹,我要自己取名字。”安康连忙摇头,静怡揉揉他脑袋,也不反对:“也可以,但现在是不是该回去了?”

  安康依依不舍,但还是跟着起身,回了海棠院。

  “阿玛阿玛,红枣糕生了小马驹,吴公公说,是个小公马,以后长大了肯定是十分英俊的。”

  “是一匹白色的马儿哦,阿玛,红枣糕是红色的,为什么小马驹是白色的?”

  “阿玛,我想给小马驹取个名字叫白云,你觉得这名字好不好听?”

  “我能不能将白云养在我自己的院子里?”

  胤禛倒是有耐心,安康问一个问题,胤禛就能回答一声,元寿听着没意思,就找了静怡:“额娘,我想出府。”

  “出府做什么?”静怡问道,元寿笑嘻嘻的捏着自己的荷包让静怡看:“额娘给我装点儿银子吧,我没银子了,我和弘晈约好了,要去琉璃厂那边转转。”

  “带不带侍卫?”静怡又问道,元寿忙点头:“带,肯定带,额娘就放心吧。”

  “天申去不去?要不然,你再去隔壁院子问问,若是天申也想去,就带上天申?”静怡正打算去找银子,忽然想到耿氏,就忙又问道,元寿想了想,也不反对:“好吧,那我等会儿去问问天申。”

  想着哥几个出去,吃吃喝喝,再买些东西,二三十两定是不够,静怡索性就拿了张大的银票,足足一百两。塞到元寿的荷包里之后又交代:“可别乱花钱,一笔笔的记清楚了,回头我若是发现你乱花钱,定是让你阿玛将你送到庄子上,让你讨饭过日子。”

  元寿笑嘻嘻的凑过来:“额娘,儿子才不会去讨饭吃呢,最不济了还有弘晈他们接济呢,再给几个碎银子吧?这一张大的,不好破开。”

  静怡想了想,就点头应了。

  等元寿出门,就赶紧找了胤禛商量:“我现在瞧着元寿花钱很是大手大脚,上次带着侍卫们出门,吃一顿饭就要三十两银子!他一个小孩子家家,哪儿用得着那么多?我怕日后,他养成了奢侈的坏习惯,咱们是不是该想个法子治治他?”

  旁边安康听着,眼珠子转转,不去插话。

  胤禛问道:“你想怎么治治他?”

  “得让他知道赚钱的不容易,这样,将他带到庄子上过几天?干一天活儿给一天的工钱,让他自己拿了工钱买饭吃?”静怡想了一会儿问道,自古两种方法最锻炼人,一种是种地,一种是当兵。

  然而她就是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也知道八旗子弟不中用的多,多是拿了银子混日子去的,再者元寿这年纪,去了也锻炼不到哪儿去。

  所以,不如先让他去种地。

  实在不行还能卖力气,搬砖啊抗包啊,都是活儿,都能干。不过不到关键时候不能用这些,毕竟元寿还正在长个子,累的很了不长了怎么办?

  她可不想要个小矬子儿子。

  “我回头安排一下。”胤禛想了想说道,马上就是三月了,地里能干的活计可不少。

  “还有,咱们……”记得乾隆好像还是个好色的,后院十分混乱?嫡子一个都没……不对,三四个嫡子就活下来一个?这方面也得加强教育才行,然而刚开口忽然才反应过来,元寿也才十岁,说这些还太早了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