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节(2 / 2)


  在子书重明来到上阳书院之前,常宇也算书院中的风云人物,未满五十便突破金丹,于符文一道甚有天赋。他拜入上阳书院,一心想成为文圣座下亲传弟子。

  但在子书重明出现之后,上阳书院就再也没有人可称为天才,所有人都被他衬托得黯淡无光。

  常宇一直骄傲于自身天赋,却在子书重明面前输了个彻底。他心中不忿,多次找机会针对子书重明,但每每与他作对,都被轻易化解,最后出丑的反而是自己。

  去年书院秋猎,常宇为胜过子书重明,强行猎杀境界高于自己的灵兽,若非子书重明出手相救,他险些丢了自己性命。

  郁郁之下,常宇,选择离开青崖域养伤。

  而湛晨,是如今上阳书院首席,书院上下众所周知的子书重明的头一号迷弟。生平最大的爱好就是向人科普子书重明的丰功伟绩,并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吹捧子书重明。

  所以,面对屡屡向子书重明找茬的常宇,他自然是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的。

  常宇之所以那么积极地将谢微之画下的符篆送回书院,为的也正是她表现出的天赋,足以与子书重明抗衡。

  他不能做到的事,或许这个少女能做到。他要让子书重明,也尝尝失败的滋味。

  “明日,我同你一道上凌霄剑宗。”常宇冷然道。

  湛晨皱了皱眉,看常宇这架势,他想得了信息自己找人是不太可能了。

  虽然他不想和这个阴险小人一道,但在湛晨心中最要紧的,还是将大师兄交代的事办好。

  大师兄难得吩咐他做事,绝不能办砸了。

  也不知常宇口中的少女有什么特殊之处,竟要大师兄亲□□代他将人带回去,湛晨不是滋味儿地想。

  *

  明霜寒的化神仪式办得很盛大。

  一些小宗门中,一派掌门也不过元婴修为,化神期的修士,在修真界几乎可以横着走。宗门内多一位化神修士,实力也就更强一分,何况明霜寒还是以战力出众著称的剑修。

  凌霄剑宗是修真界最强的宗门之一,各大灵域的宗派当然都要给些面子,前来道贺一二。

  只见天边被宝光染成绚烂之色,摘星阁、聆音楼、太衍宗、上阳书院、药王谷等是修真界的庞然大物,此番都遣人来贺,态度热络有礼,剑宗弟子看在眼里,不觉与有荣焉。

  仪式设在琼华峰上,但就算是相隔较远的弟子峰,远远也能感受到这份热闹。

  琼华峰不小,只是凌霄剑宗仅外门弟子就有万人,空间实在不足。

  不过如宋翊这样的外门弟子虽不能到琼华峰上赴宴,但宗门执事在试剑广场设宴,与外门弟子同贺。

  谢微之并不是剑宗弟子,当然也不会厚着脸皮去蹭这顿饭。况且真要算起来,以她和明霜寒的过节,他化神,谢微之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理由要高兴。

  阳光透过葡萄架上的枝叶漏在谢微之脸上,身下躺椅慢吞吞地摇着,她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手腕上一股灵力成气旋环绕,这正是一个阻止灵气入体的禁锢法术。这样的法术,常常是用作宗门惩戒犯错弟子的手段,谢微之却把它用在了自己身上。

  琼华峰上,掌门清虚子亲自将七大主峰琼华峰首座的信物交给明霜寒。琼华峰一脉仅有明霜寒一人,但此前他元婴修为,继承主峰首座并不能服众,如今才是名正言顺。

  观礼之后,多数宗门在当晚便选择离开,不过湛晨所带领的上阳书院弟子,却多留了一日。

  昨日乃是为明剑尊道贺,如何能在当时向剑宗开口索要一名弟子,这实在太过失礼。

  常宇也明白这个道理,是以多等了一日,才同湛晨一道前往掌门所在凌霄峰主殿,向剑宗掌门清虚子说明了情况。

  “...便是如此,那少女于符篆一道天赋实在惊人,不过才引气入体便能画出这样完美的符篆。”常宇在清虚子面前,是个进退有度的后辈,“便是修炼晚了些,假以时日,也可为符道大师。”

  常宇之所以称谢微之修炼晚,是那日见她已十五六岁模样,修为才引气入体。

  修真界本土的修士都是七八岁便开始修炼,众仙门也会每过几年派遣弟子前往凡世探查孩童灵根——七岁以后,灵根便能被检测出,因此少有十五六岁才入仙门修炼的例子。

  清虚子点头道:“原是如此。”

  “此事也好办,倘若那弟子愿意,你们尽可将她带走,来日上阳书院再多一位符道天才,也是一段佳话。”清虚子笑得温和,“只是她若是想留在剑宗,也望二位不要强求。”

  一席话尽显大宗风度。

  常宇连忙俯身行礼,他道:“谨遵清虚掌门教诲,我等一定尊重那弟子的意愿。”

  清虚子这才点头:“剑宗外门弟子众多,相貌姓名都记录在册,你们可去外门执事峰执事堂长老处翻阅名册,应能寻到人。”

  常宇和湛晨谢过清虚子,退出殿外。

  “喂,那弟子究竟有多好的天赋,竟然值得大师兄发话?”湛晨看向常宇。

  常宇瞥他一眼,冷冷道:“至少强过你十倍。”

  湛晨看着他的背影,不屑地撇了撇嘴,他才不信。

  作为上阳书院弟子首席,湛晨对自己的天赋还是很有自信的。强过自己十倍?常宇以为那是大师兄么?!

  如大师兄这样惊才绝艳的天才,千年也未必会有一个!

  第11章 内门,试剑台。……

  内门,试剑台。

  一旁竖着一块朴实无华的石碑,但它对于剑宗意义非凡。

  只见石碑上刻着试剑榜三字,内门前百位的弟子姓名均在其上,暗光闪烁。

  骆飞白负手站在石碑前,衣角有被朝露浸湿的痕迹,他抬着头,面上并没有什么笑意,少年青涩的脸庞竟难得显出一股深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