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一点也不倒霉_第94章(1 / 2)





  至于方才被崔氏打发出屋的小丫头,名字叫喜梅,十三岁的稚龄,也是宋家煮饭婆子的孙女,平日里除了跟着婆子喂鸡喂鸭洗衣打扫,多是跟在崔氏身边,贴身伺候。

  虽说喜梅是贴身伺候的丫头,但崔氏显然不是很喜欢喜梅,不是说喜梅伺候的不好,而是这伺候她的丫头年龄渐长,就生出了些不该有的心思。

  不过哪家少女不怀春?其实这要是放原身十六七岁的时候,能有个丫头帮着儿子学习些房中事,崔氏还挺乐见其成,可那会儿原身一心苦读圣贤书,压根没那心思不说,崔氏又怕耽误儿子前途便一直压着让原身娶妻纳妾的念头。

  后来原身考中,回镇上做了教书先生,体面又风光,崔氏的眼光也就跟着长远起来。

  她要为儿子寻一门好亲事,便不能让儿子随便纳人进房,娶妻才是要紧事。

  因此,喜梅那点儿小心思在崔氏面前自然也就变得碍眼了。

  崔氏眼睛不好,待宋煋坐起把药喝完,又坐在床边哭了半晌,一边说他们娘俩识人不清,一边骂她那李家姑爷。

  妇人的嘴皮子上下一合,全是些乡里村人的荤话,不得听。

  沉默一会儿,眼见着崔氏那两条眯缝眼要哭坏,宋煋来不及压下喉咙里的苦涩,声音干哑模糊,学着原身的这时应有的语气道:“娘,您别哭,儿子没事,当心眼睛。”

  崔氏听了,抹了眼泪擦在袖摆,转哭成笑,抓着宋煋的手臂,念念叨叨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娘眼睛没事。”顿了顿,崔氏又摸摸宋煋苍白的脸颊,“平儿待会想吃什么,娘让王婆给你做。”

  宋煋说了三四样宋连平平日爱吃的,终于崔氏带着笑脸出了门。

  因着后脑上的伤,崔氏去私塾替儿子早早告了假,大半月下来,宋煋只被她拘在屋里养伤,镇西头大夫抓的药一连喝了十几副,浑身上下都泛着股难言的苦味。

  每次喝药前,030都会给宋煋加油鼓气:“煋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然后便消失的一无所踪。

  宋煋,“……”

  歇到十七日,就在宋煋以为自己整个人都要在房里躺废的时候,私塾里的一位同僚来探望他,一进屋就捏着鼻尖,瓮声瓮气:“你这屋里是拿黄连熏过了?”

  整日在床上躺着无事,宋煋寻了原身之前常看的旧书打发时间,见这同僚进屋时虎步生风,人也生的高大威猛,便将书放在榻上直起身。

  稍微一想,宋煋将眼前人与原身记忆联系起来,略微惊讶道:“松亭兄今日如何有闲来看我?”

  孔思柏,字松亭,也是私塾的教书先生其一,素日与宋连平交好,是称兄道弟的好友,又因为孔思柏人高马大,体态更是虎背熊腰,乍一眼瞧着不像个读书人,所以在整治顽劣上很能震慑不听话的学生。

  孔思柏阔步走至床前,带过一道雷厉的风,调侃说:“文锦贤弟半月不在私塾,那群小皮头想你想的紧,整日心思不放在读书上。这不今日恰好休沐,为兄便马不停蹄赶来探你一探,看你这伤到底好的怎样了,也好回去跟学生有个交代。”

  宋煋单咳一声:“烦扰松亭兄走这一遭,文锦并无大恙。”

  孔思柏眨眨眼,手掌在宋煋面前忽闪几下,轻敲他的额头,纳闷说:“文锦,你别真被那块石子磕傻了,今天说话怎么文绉地跟大先生一样?”

  大先生伍乘风,设立镇私塾的主人,同时也是宋连平的启蒙恩师,镇上大户伍家大房的当家,为人刻板固执,是个醉心研学的老学究,说话做事一板一眼,最见不得吵闹无礼。

  想到这,宋煋看了眼孔思柏蒲扇似的大手,“鬼门关里走一趟,有点改变不是应该?”

  孔思柏早先就从别人嘴里听说了宋家跟李家的事儿,那事儿也的确是李家老大做的缺德,于是讪讪笑了笑,眼里终于多了点真诚的担忧:“你家里这事乱,外人不好瞎掺和。我瞧着他李家准是欺你宋家人少才这么肆无忌惮,若我说,这事要再有下次,你只见势头不好,便直接报官去。”

  宋煋说:“官差不管家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