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4章上山与下山(中)(1 / 2)





  海大富究竟有没有下过毒呢?

  他在趴下看到那触目惊心的因为毒性烧灼的地砖时,整个人已经傻掉了,第一时间反应就是有人要害对面两个外地来的登山客……但是,明明这茶从最开始捻起茶叶到沏好,那都是他亲手做的啊?

  他不觉的自己记性会差到这种程度,明明就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不记得?

  耳边传来了那名女子的斥责声,稍一抬头便看到了两双直勾勾的眼睛,一个是那名老者的,犀利无比,像是洞穿了他的心灵一般。

  另一双,是那名绝美的年轻女子的……看的他心痛无比……

  他痛苦的闭上了眼睛,整个人蜷缩着跪在地上,不知道在做些什么,但是在旁人眼中看来,海大富这是被那名老者给扼住了太久,此时已经受了伤……

  于是所有人的怒火都变得有些不可收拾,尽管已经有一位从来没有出现在此间的男子已经立于门口,但是场间那种如同火山一般即将喷发的气氛,已经是平常人都能感受得到的了。

  “都给我把气咽回去,谁敢再放肆,今后石头城,别说我常浊甫不欢迎他,这辈子都不要想进来了!”来者声音低沉,但是话中的那种不容反驳质疑的威慑力确实平常罕见的,有种独特的威严存在其中,听起来是一个相当气魄的中年男人。

  而他本人也的确是这样。

  自称是常浊甫,一般江湖上人称常阎王,他不光是所谓的拾宝人组织之中的最高头目,也是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的一位散修侠客。

  何人担当得起侠客一名?看看常浊甫的生平大概就知道了。

  自幼习武,年仅十四便前往边关从军,为了保卫大汉疆土,从一名普通的小卒子做起,一直成为曾经大汉的镇北军校尉。

  因为祥通年间的太平盛世,常浊甫在随天子北征军上京一战之后,选择了归隐江湖。

  离开了镇北军,在曾经军中的好友的帮助下,得到了来到秦地一座小城的城门尉的闲职,但是他却不甘寂寞。

  因为秦地的盗贼猖狂,作为城门尉的他,竟是率领手下的一种兵士,将小城周围的山贼全部剿灭,不知道是触动了谁的利益,直接被高层革职,流为草民一名。

  但是因为深得手下的信任,那一任城门尉下的拢共一百零二位兵士,全部跟随着常浊甫离开了小城。

  ……

  后来,在销声匿迹了一年之后,秦地西北,出现了一只似乎并无真正便制的军队,他们皆是身背马刀,身着锁甲,只要是遇到了那些有名有姓的贼人匪人,那就要直接将对方赶尽杀绝,根本不给官兵留下任何活口。

  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如同游荡在秦地西北河西走廊的孤魂恶鬼一般,见到了歹人便要直接屠杀干净,并且似乎以此为生,就这样游荡着,几乎荡空了那所谓顽固不除的秦地猖獗的盗匪们,让不少城中的太守郡守们,那是拍手叫好。

  当然他们对于那些歹人来说就不是什么人见人爱的行侠仗义的好人了,在他们眼中,那支只有堪堪百人的队伍,甚至要比那悬在头顶上的天机阁的屠刀来的还要猛烈。

  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起这种事情的。

  秦地的盗匪猖獗,难道真的只是因为百姓顽劣吗?

  恐怕这种持续了几十年的情况,没有某些有权有势的人的关照,早就被那隐于暗中,雷厉风行的天机阁所肃清了。

  天机阁不说此地的情况,似乎在这明明只有大汉疆土一成土地的疆域之上,吃到了难以想象的阻挠,但是那盗榜之上,明明就清清楚楚的写着一个“秦”字,榜上八成的人不是秦人,那就是活跃在秦地,总之根本无法解决。

  天子似乎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也不知道是谁在压着这样的事端,最后受苦受累的总是没有反抗能力的百姓们,所谓是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这时候出现了这样一群根本不受官府朝廷管制的队伍,能够代替那些畏手畏脚的军队人员惩治这些不法之徒,你就可以想象,他们在百姓之间的呼声究竟有多高了。

  听闻在后来,那只队伍分散前的最后时段,他们已经有一半的人踏入了修行者的境界了,半个训练有素的修行者军队,就是这样恐怖的存在。

  就算是他们之中那些没有修行能力的人,也都是那种浑身上下都能杀人的好手,一般的境界不高的修行者,还真不一定打得过他们其中的那些没有修行潜力的人来着……

  而身为头目的常浊甫,在那些猖獗的盗匪口中,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阎王。

  而那只军队也有了一个更加形象的名号,那就是——十方鬼。

  传闻地狱有十殿阎罗,而十方鬼王手下有十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大概就是取得这个意思。

  这时候就不得不佩服那群匪人的文化水平了,明明都是做那种见不得人的勾当的,他们甚至要比那群明明有了城池,却还要茹毛饮血的匈奴人还要有文化,这就只能说是大汉的文化底蕴如此。

  听说常阎王听到了对方给他们起的这样的名号了之后,不忧反喜,当日就包了酒楼,让兄弟们喝了一整天。

  有这么一句话说的相当形象,那就是那些所谓的盗匪看到了真阎王不低头,看到了常浊甫那都是要提溜着脑袋的。

  他们谁不想要击垮这群人,将这群人赶尽杀绝?

  阻碍了他们的利益,并且手段残忍至极,根本不留活口这样的事情,竟然会让这群为非作歹的不法之徒前去控诉他们没有人性,实在是一大奇事。

  他们当然想过要联合起来击败这群人,就算不能击败,能够将他们赶走也是极好的结果,但是无论是那些家大业大的山寨,还是那些游走于城池之间的小团伙,没有一个能够站出来真正与常阎王的军队抗衡的。

  他为什么这么恨那些歹人?

  其实本来是毫无渊源的不是?

  他只是一个从边疆退下来的一个无名将领而已,为何要这样多管闲事呢?

  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多了,他们不知道一百零二个兄弟当年登上城楼,选择做一名官兵,那都是因为家人被猖獗的盗匪所谋害,他们不知道,不知道那年有一个身怀六甲的女子,一路颠簸就为了给他已经许久不见了的夫君一个惊喜,顺便还要在夫君那里诞下一子,一家三口在小城里度过此生……

  匪人们的记性是很差的,不是因为他们脑子不好用,而是他们对于人性没有理解……他们记不得他人的情谊,不明白普通人的幸福……他们肆意践踏常人的尊严,无所谓人的性命的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