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朱可夫(2 / 2)


一般人花很多心思就解决不了的问题,亚历山大一句话就能解决,这就是权利,不容质疑的权利!林俊站的越高对于权利的概念就越淡薄,因为在苏联已经基本没

办不了的事,对于权利的渴望反而变得淡了,因为手经足够!

“亚历山大,知不知道斯大林同志找我是什么事。“

“应该是新一批前往中国军事顾问团的事,中国反应回来的情况看,我们的顾问组在那边开展的工作不怎么有效,同志们基本就是无所事事。”

、、、、、、

斯大林给林俊看的是一份新的顾问团成员名单,排在第一个人赫然就是新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师级指挥员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安德烈,作为中国通,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目前我们在中国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

看得出来,斯大林正在为这件事有些头疼。

“斯大林同志,我没有办法。”

斯大林就是再怎么稳重的人也被林俊的话“吓了一跳”,吊在嘴上的大烟斗都略微颤动了一下,另一边的亚历山大也是差不多的反应:“不会吧?!万事难不倒的安德烈也有没办法的时候?!!!”

也许这时亚历山大的脑门上有几只小鸟在飞。

“蒋介石只是想我们在技术问题上提出意见,而不是制订战略计划。中国的国民政府是想把我们的同志当技术员来用,因为他们对我们不可能完全信任,而我们派去中国的顾问团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中日战争作战特点的观察上,从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从而制定将来我们将来我们的对日作战计划。”

不用斯大林问为什么,林俊就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一变,而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房间里的另两人这是才“恢复正常”:在他们眼里要就是两手一摊“不知道”就不是安德烈了。

“你看这份名单需不需要进行调整?”

“我看挺好,像主要负责的朱可夫同志据我所知是一名能力非常出色的指挥员,到中国后一定能吸取有用的经验。只不过不需要优秀的指挥员在中国呆过长的时间,时间长了也只是一名观察员,要贯彻目前的轮换制度。”

林俊又是一半在瞎掰:朱可夫优秀,那是前世的记忆告诉他的。到目前为止这位将来的苏维埃“胜利元帅”甚至还未在克里姆林宫觐见过斯大林,而且也是半个月前才担任的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以前几年一直在布琼尼手下当一名骑兵军军长。

在国内战争时期朱可夫虽然曾经屡立战功,但也都是小规模的战斗,现在像他一样的指挥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到目前为止林俊甚至还没和他见过面,而且也只是从罗科索夫斯基那里听到他提起过一次他的老战友朱可夫的名字。

现在朱可夫就是一名普通的高级指挥员,连“被重视”都还提不上,而具林俊所知就是因为有中国之行的经历做铺垫,在39哈拉哈河地区局势紧张时斯大林才会想到他,而朱可夫真正的扬名世界也从那里才真正开始。

林俊不喜欢朱可夫,但和他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能拉一把也要拉一把。

对于爱将的观点斯大林是深信不疑,因为他也有差不多的考虑,而我们的朱可夫同志就这样被确定为新一批前往中国的军事顾问团团长。

在返回城中家里的车上林俊的脑子一直在想这位没有见过面的朱可夫:有时候一个人的发迹不光是个人的能力,还有运气!

对,就是运气。哈拉哈河战役换成其他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也能获得一样的胜利,当然林俊没有将自考虑在内,如果是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指挥这次战役也都能够做到,战役的硬件就基本决定了战役的结局。

而朱可夫赶上了,当时还是以胆战心惊的心态被招到莫斯科接受命令:“肃反“期间到莫斯科不一定是好事。但朱可夫也不愧为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从哈拉哈河开始他就是胜利的代名词,也可以说是哈拉哈河战役给了他足够的知名度和克里姆林宫的信任。

自己的介入导致历史的变化,不知道对于朱可夫来说会有多大影响。“是金子总会闪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