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百二十二章 “工人“铁托?(2 / 2)

林俊一抬头看到两个随员一起进来。也没问。就一个眼神----有什么事?

“元帅。看您表坏了。我们去后勤部要了只。”兰德斯科奇走上前把盒子往林俊面前一放。加了一句。“我们都去了。”

“你们?”林俊说着打开那个盒子----这“我们”显然表示是所有贴身随员和卫士:沃斯托夫、亚历山德罗夫、列昂诺夫和阿廖沙全包括在内了。

顿时不算明亮地灯光下一片明晃晃!盒子里是十好几只各式手表。显然都是高档货。甚至还有暴发户式的金表!

把盒子往桌子上一倒。哗啦啦一阵。

“兰德斯科奇。把他们全叫来。”林俊头也不抬看着那一堆手表说。

这下哥萨克瞄了一眼古谢夫。眼神在说:“馊主意。倒霉了吧!”

很快。几个人到齐----在外边几个弟兄已经成立统一战线。连其实没有参与在内的沃斯托夫和亚历山德罗夫也只能和大家抱成一团:要倒霉谁都别想跑掉!

眼尖的兰德斯科奇一进办公室报告后就似乎目不斜视。其实眼神早就在注意元帅的左手腕和身边站的如同标杆一样挺直的古谢夫地表情。

不过很可惜。元帅地制服袖口遮着看不到。而古罗夫的表情如同石雕。没什么提示。

看着眼前这几个站成一排地参谋、卫士。林俊苦笑着摇摇头。从手表堆里随意拿出只最不显眼的。“几点了?”

“下午一点二十五分。”

同志们的回答很有力。

校准时间戴上。表带宽松刚好----其实这里任何一只林俊戴都会觉得合适。列昂诺夫几个早就调整好了。至于皮表带的是一只也没有的。参谋们考虑的还很周到。

“从哪里扒来的?”

“元帅。这是统一收缴的部分。”古谢夫回答。

战俘私人物品保留?那可要看情况和内容:要是俘虏都有表。那暴动地几率起码增加几倍!----这是某些人的观点。也很有道理。连阿道夫-施特劳斯陆军元帅的表都给没收了。

不过统一没收的贵重物品只是小部分。比如这手表。大部分早让前线部队先缴了。只有那些上规模成建制投降的德军部队是同一没收。

各级指挥员对部下的小动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战俘和敌人尸体上扒手表“不算违反纪律”。押送队除外。

很多红军指战员都买不起手表。这缴获“武装”自己是被默许的。但要是哪个家伙给自己搞个七八十来只就会狠狠挨批。然后留下一只其它上交!

手表是战士需要的随身物品。其它贵重物品是要上交地。比如金戒指九不管俘虏手指上的是家传之宝还是爱情见证了。

“就这只。”林俊说着把其它表往盒子里装。然后递给最靠近自己的古罗夫。

这下参谋们算是松了口气。而且元帅的反应很有意思。没加上一句:这些送回去。

原本统一收缴的在统计之后就会发给各部队“当分红”。给那些没表的基层指挥员。甚至还会当做基层部队奖励有功人员的“土奖品”:那边的管理员压根就没打算要回去。这些个就没统计进去。

林俊往后一坐。没让他们离开。而是从兜里拿出一个信封。说:“你们看看里边的内容。说说你们地看法。”

那是南斯拉夫发回来的第二份电文汇报。绝密。但这个绝密不是那种“现定于某几人参阅的绝密”。这里的人保密级别都够。虽然知道地人越少越好。

林俊习惯让身边地人看看可以了解的机密。就当是培养。而且这些人都绝对靠得住。知道什么该说什么绝不能提一个字。原本他想找朱可夫或崔可夫聊聊。但最后还是认为那不仅太忙也没有必要看这份电文。而自己的参谋们甚至更适合从电文内容里给自己参考启发。

还有一点。林俊要用这份电文来敲敲这些人的脑袋。也算是给自己紧紧某根弦。

“……在乌日策期间。其占用当地条件最好的南斯拉夫国家银行大楼作为住处和办公室;对于个人生活条件非常注意……。穿着注重外表……据查在早期从事地下工作时喜欢宣称自己是电气技师或工程师……”

这个“其”指的是那位南斯拉夫游击队的领导者铁托:联络员们还是好特工!

铁托同志在电文里被描绘成了具有极佳军事指挥才能。但个人喜好习惯并不完全符合一名共产主义者地指挥员:享受生活。只有在生死关头之时才在野外居住。不然一定要在能够获得地最好条件下住宿;爱慕虚荣。喜欢显示自己的能力。力求表明比他人超出一筹……。

“在莫斯科时他可是一直坚持自己工人出生。五金工人。”

林俊地话似乎没什么特别含义。可电文让参谋们看的是有点感觉怪怪!

这样的机密需要“限定几人”。可莫斯科没那么做。似乎认为铁托又有点指望不上了---对上那些手表。参谋们要伤神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d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