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91节(2 / 2)


  猪剩嫂子就是那个高个妇人,站出来笑道:“萧大人两口子可莫嫌弃的名字怪,实在是当年家里人弃养,我自小在猪圈里和猪抢食,才落了这么个名字。”

  她说话口齿清晰,又热情洋溢,莺莺点头。这人正是卖货的好苗子。花满蹊虽然不愁卖货,可天下卖货的都要伶俐伙计。

  不过猪剩嫂子却不一人独吞这好事:“谁家没有个等着吃饭的嘴,总不能我家都占了,叫林家小芸跟我卖货吧。”

  是个热心肠的好人,莺莺便更觉她稳妥。

  这当口其余妇人们扳手腕也扳好了,一个叫胡杨的丫头和一个郑家二媳妇最后胜出,老黎家媳妇和小六分拣花枝,猪剩嫂子和林小芸在前面招呼客人。

  萧照点点头,又道:“我还要四个小子跟着我做事。要话少力气大的。”

  他一说要用人,一群半大小子们激动起来,妇人们也高兴,跟着萧大人没有性命之忧,又出手大方。

  这一回他们共雇佣了十个人,四男六女,可谓是满载而归。

  等回到花满蹊莺莺便布置起来,给绿儿和奶娘介绍了她们,再给六人安排下店里的活计,再给她们教导些浅显的花木知识,免得今后出错。

  这一来花满蹊的店铺里挤得严严实实,还好还有从前花满溪的分店,只不过这时候才想起一出,这里离她们住的西北角不进,每日上工下工怎么办?

  最后还是猪剩嫂子想出了办法:“我看后院有杂物房,不如在里面搭些简易的通铺,我们轮换着两天一回去,如此一来既可兼顾家里又不用太多奔波,瞧这样可好?”

  诸人自然说好,莺莺也应了下来:“只不过这样大伙儿便太过于辛劳,我便再加三成的工钱。”

  惹得诸人高兴不已,上工后也是干劲十足。

  真上手做起来才知这份活计根本算不上辛苦,便是装车卸货也都是些花束,几个人轮流搬运也能搬完,干完就一天清闲。

  胡杨和郑二媳妇便帮着其他人干活。几个人能干活,坐在一起边聊天边分拣花枝,轻轻松松就将银钱赚到手。

  这六个人来莺莺她们也清闲了不少,一些杂活都有人干,便能腾出功夫琢磨更多的花木搭配和花雕。

  六人的工钱加了三成后是一千二百文一个月,对莺莺来说也能负担。

  她轻省出来后便接了更多人家的订单,如今正逢盛夏,是汴京城里贵胄人家互相宴请的盛季,因而莺莺的花雕接了不少单子。

  店铺刚收拾好却迎来个不速之客。

  是苏家三房苏现。

  夏天正是消夏的季节,汴京城里疼女儿的人家一到夏天便要将自己家出嫁的女儿请回家里居住,叫做“消夏”,这一来让女儿外孙与外家亲近,二来则是让女儿短暂逃离婆家纷扰的人和事得到休养,三则是向婆家显示我女儿也是背后有人的,娘家人没死绝因而你们不得胡乱欺负。

  苏家老太太自然不是疼爱莺莺的人,只不过苏家大房仗义,想着请自己两个出嫁女儿的同时还惦记着莺莺:“总也要请莺莺过来,好歹也是娘家。”

  苏家老太太如今中风在床,想起自己最宠爱的三儿子近来仕途不利,便想着要莺莺接过来拉近些感情,以后也好张口。

  苏家二郎苏现便被派了这趟差事,他是苏环嫡亲弟弟,苏家大郎苏瑁去接苏瑶苏珠两人,他则被派到萧家。

  走到巷口跟人打听,有个热心街坊说:“萧夫人在邻街的花满蹊。”

  “花满蹊?”

  苏现就是再消息蔽塞也知道花满蹊,这家店如今在汴京城小有名气,先是培育出了并蒂莲再是出了花盒,他学里的同窗都买了送心仪小娘子哩。

  却没想到这花满蹊能与自己家二房扯上干系。

  将信将疑走到花满蹊门口,果然见堂姐在店铺里,一派运筹帷幄的样子,看着便知道是当家人。

  苏现将讶异放在心里,给苏莺莺递过去回家消夏的邀请后回到家里将这件事告诉了三房。

  苏家三老爷和三夫人俱是愕然。

  花满蹊,那能有多少银钱啊?

  单是入账就能顶上苏家老夫人手里那些铺子的总和。花满蹊的名气已经打了出去,有这样一个活招牌可以说是以座取之不竭的金山。

  苏莺莺怎么有这么好的运气啊!

  苏家两口子俱是叹惋,怎么这么好的运气降临不到他们头上呢?!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些都是莺莺自己打拼得来,只当是萧家的产业由莺莺来打点而已。

  苏家三房两口子心里有了计较。

  他们这些日子过得不好:苏家三老爷仕途不顺,女儿呢看上去嫁得好,可侯府不待见她们也不与他们往来,这光是半点都没沾到。自己儿子又眼看着不是个读书料子。

  这时候倘若能有花满蹊这样的店铺攥在手里,单是这些出息收益那该有多好?

  *

  第二天苏莺莺来苏家赴宴。

  她不喜欢苏家,心里深处更不将这里当作娘家,但苏家大房待她不薄,便想来这里吃顿饭便走,也算是全了苏家大房的情谊。

  再加之也有些时日不见苏瑶和苏珠二姐妹,想与她们姐妹聊聊天。

  苏瑶和苏珠两人果然在,出门来迎她。

  苏瑶有好消息:她明日要随夫君去上任了。

  上回萧照帮她夫君拿到了江南富庶县城的县令职位,如今零零星星走完流程,这就要启程上任了。

  莺莺惊呼:“怎的不趁秋凉了再出发?”

  苏瑶笑:“妹夫帮我们得到这机缘已经是不易,肯定许多眼红人都盯着,你姐夫担心有差错便想早点出发,以免出岔子白白辜负了妹夫的心。”

  她夫君官职的来历已经告诉了大房一家人,是以大房一家对莺莺格外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