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在汴京卖花第91节(1 / 2)





  不过这种感觉很快就像夏天吹过荷塘的风,很快就消弭散去,只看见满塘荷叶亭亭如盖,荷风却早已经毫无音讯。

  “萧大人?”

  “萧大人?”

  萧照回过神来,这才看见莺莺在旁边唤自己。

  他回过神来。

  莺莺也不恼,笑吟吟与他说:“今儿个玩半天,明儿就要多劳作些时辰来补回来。”

  花满蹊的生意也就他们几个人撑着,偶尔任性玩耍,便要在别的地方补回来。

  萧照想起一遭,劝莺莺:“如今店铺生意这么好,你何不再雇几个人?”

  莺莺摇摇头,萧照的病还没有起色,又不知南疆那位巫医开出的药方要耗费多少金银,她便想给恩人攒一笔银子治病,因而在这之前并不打算有多余的花费。

  萧照还当她是担心外头雇佣的人不放心,当即问她:“我当初在军中认识了不少像麻老头这样的遗孀孤老,其中有不少人品贵重的,若是你不放心旁人,不若雇佣这样的人?”

  听说遗孀孤老,莺莺也有些意动,她不就是孤儿吗?当即点头:“当初我父母双亡投奔亲戚,若不是自己警觉些早被他们一家拆股入肚了,若能有人帮我一把自然是千恩万谢。”

  于是两人商议定了决定雇几个人帮忙。

  第78章

  一旦立定了心思要雇人, 莺莺便将手里的活分成四部分:日常售卖花卉、花盒、侯府花木供应、花雕。

  其中日常售卖花卉和侯府花木供应说到底与旁的花木商人并无不同,这两部分自然是可以从外面雇人来做。只不过其中有些花材搭配的事情由莺莺或者绿儿指点罢了。

  可这花盒和花雕在汴京城是独一份的,若是由旁人接手知道了奥妙,只怕花满蹊也不用开了。

  就是花盒打包装盒也不好叫外面雇佣的人来做:他要是在外面做做手脚, 让人能知道内里的玉雕是什么, 单这一条便能赚取大笔的银钱。要知道有许多达官贵人如今等着抽花满蹊的花盒攒全套玉雕呢。

  是以莺莺在雇人之前提前将花满蹊的杂务梳理了一遍, 单列出几项:接车、卸货、分类花木、给花草保鲜喷水、装车、销售这几项。

  这些都是与旁的花木店铺相同的,便是再怎么泄密也不用担心。

  另外的制作花雕和制造花盒这些莺莺便打算仍旧由奶娘绿儿几个来做。

  打定了主意萧照便找日子准备去看看昔日战友的遗属。

  正好给萧照的衣裳也做好了,莺莺便拿出衣裳叫他试一试。

  萧照一穿,都格外合适, 乌婶几个也称赞:“夫人手巧,这衣裳作出来腰是腰背是背的。”

  不说还好, 一说到这些萧照和莺莺二人便想起前几天量衣服时的场景,齐齐皆是脸一红。

  好在萧照反应快些, 吩咐下去:“就穿藏蓝那件。”

  虽然不显眼的藏蓝色, 可是上面有同色的八搭晕图案,袖口还有曲水纹, 并不显单调, 一看做衣裳的人是费了大心思的。

  萧照拢拢袖口,想说句“多谢”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说起来他要谢莺莺又何止这一项?以后多待她好些便当是回报。

  收拾齐整备好了四时礼盒和钱粮等物,两人便一起出发。

  自古以来官府都会抚恤军人家属,只不过金额不多条件也严苛,譬如一户人家两兄弟,老二战场死了, 家里两位老人便不算在给钱的范围, 只能领他刚战死时那一笔。

  可是民间有各种情形, 有可能这两家早就分家了,两位老人分给了老二家,老大家有理由不再看顾老人。或者老大忽然出了事情也无法再劳作养家。

  这样一来便有许多战死的军人家属情况相当难过。

  萧照平日里会照应那些战友遗孤遗属,麻老头便是其中之一。

  是以他和莺莺到了这些人家里之后大家都极为欢迎:“是萧大人!萧大人!”

  萧照病了之后也记得差遣飘石激流两人送钱粮,大家都他都极其敬重,此时见他伤了腿,各个围上来问长问短,又不等小厮就把他搬下了马车。

  萧照便给莺莺讲解:“这些人大都在这一带,出事后为了方便照应索性都搬到了近处。”

  这一带是汴京城西北,算是贫民们聚集的地方,鱼龙混杂,若是失去家里的劳力很容易被欺侮。穷人们本就是赁房住,是以搬到一起容易些,也更好有个照应。

  此时团团簇簇围着萧照,有孩童,有妇孺,也有老人,见小厮们从马车上往下搬运钱粮,他们也不急,反而帮着搬运,很有秩序。

  萧照叫诸人发放完钱粮,便道:“这回来是有事要劳烦诸位。”

  诸人自然无不可的:“萧兄弟跟我们有什么好客气的,尽管说便是。”

  萧照便答:“我浑家陪嫁里有个卖花脚店,缺几个帮佣,想雇几个妇孺,还是咱们自己人放心,便想来打听可有想去做工的人,工钱照市价,管中饭。”

  大伙一听高兴了,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市面上一般甚少给妇孺们提供做工机会,因着汴京城太过繁华,吸引了附近无数郊县的男子进京谋生,商家自然倾向于雇力气大的男人。

  妇孺们若不会女工也就做做浆洗的活计,或是提些腌渍小菜在酒楼里做“梭糟”娘子。两者都不好,浆洗需要双手成日泡在水流中,梭糟娘子则免不了要碰到喝多了酒的登徒子。

  是以一听到有这机会当然笑起来:“这可是难得的好事。”“哪里是我们帮萧大人,是萧大人帮我们呢。”

  大家心里门儿清,这样消息放出去不愁雇人,萧大人是特意照顾他们这些妇孺呢。

  当中有个麻利妇人,她个子高高,笑起来一侧有个梨涡,配上国字脸有一种异样的亲切。站出来笑着组织大伙:“有想去的快排队。”

  一下就有十多人排起了行列,莺莺便说道:“我要雇的人接车装车卸货、分类花木、给花草保鲜喷水、卖货,接车送车卸货的还是要力气大些,其余便要手巧的,卖货的则要能说会道的,每样招两人,一共招六个人。”

  也不用她费心,家眷们早就各自分好了:“老黎家媳妇和小六手巧,至于能说会道,就让猪剩嫂子和她女儿去,力气大嘛,不如我们扳手腕。”